今天,小喵要为大家带来的是生活中诸多的标签。
生活中,善良的我们乐意从善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他人贴标签,比如看到边远地区就想起落后,看到鳏寡孤独就想起没有孩子的凄凉,看到留守儿童就想起心理不健康,看别人混得风生水起就想起背后的种种,看到学习不好的孩子就想起无人管教。当然,贴标签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空穴来风,或基于实践、或基于理论,正是由于标签我们为弱势群体付出,也正是因为标签我们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比如,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持之以恒反腐败,甚至到今天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然而,贴标签也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比如,鳏寡孤独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丁克一族不在少数,可是就是因为标签的存在,青年附近的人都变成了催婚、催生的。导致年轻人上学忙着恋爱,毕业后忙着结婚,结了婚忙着生孩子,生了孩子忙着照顾孩子……一直在忙别人眼里的顺利,反倒少了很多品味自己的机会。没男友的着急,有男友没结婚的也着急,结婚了没娃还是着急……生活在焦虑下,真的好吗?社会只教会了青年怎样完成人的使命,却忘了告诉青年怎样在没有完成时学会独处并找寻契机。所以,贴上的标签让人生丧失了无限可能。
比如公务员的标签,在大多数人眼中,公务员永远和耀眼分不开。贴上这个标签的人,仿佛就是喝茶看报、花天酒地、贪污腐败,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这个标签恐怕伤害了无数人,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感情。公务员队伍中,这样的人是有,而且有一批,然而更多的是“5+2”白加黑的人,是经常夜里逛会场的人,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这个队伍中的大部分人与贪污腐败没有关系,甚至多受其苦。
再例如留守儿童的标签,缺乏安全感、心理不健康、学习成绩差等等。留守和这些结果有没有关联,有!但不必然。人的一生,有幸福的生活自然是人生幸事。但生活中,更多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留守儿童的不幸不在于留守,而在于留守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什么。如果留守过程中,如果有更好的引导和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启发,或许他们会比其他孩子更健康。贴上这个标贴,或许就关闭了孩子们的前程。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对待他们,他们会还你一个不一样的优秀的他们。
标签,我们不能随意给他人去贴,标签有时会让我们少看一眼。例如,为医生贴上崇高的标签就会忽视他们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为有情绪变化,难免在病人面前板起脸来,也就让我们错失了看到一个救死扶伤的真善人;为军人贴上崇高的标签,就会让许多人放松了警惕,让冒充军人诈骗的人有了可趁之机。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贴上苦难的标签,就会让很多夫妻勉强维持幸福缺席的婚姻,其实大人、孩子都很苦。
既然贴标签有利有弊,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生活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芒化解弊端,尽己所能,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为每一个在雨中奔跑的人撑一把坚强的伞,看到朝阳就想起今天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