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无城,而人自在心中设城,束茧自缚,处处皆围城,越困越深。你若盛开,才能有所超越,走出围城,希望会永恒生长。”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一直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省察自己。学习如此,处事如此,读书更是如此。读书的感想,最好便是照见自己,以正人生。如若不能,聊以寄娱,以慰心情,也是好的。而那些大谈写作手法技巧的,许该去做教师,文学评论者,或是自己写小说的作家,反正是写不得感想的。
自《围城》发表后,“被围困的城堡,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便成了人们传诵一时的永恒经典之句。读者常在茶余饭后为此探讨争论,而我也是因之才欣欣然一阅,未竟全文,便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抑,嬉笑怒骂中,潜藏深刻,让我不能免俗的思考起“围城”的含义。
小说概予主人公以“三围”:一是身份之围,二是事业之围,三是婚姻之围。不攻于学只得买个假文凭,包装上洋学位骨子里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先致银行后勤大学自命清高却又不肯率直为人而终究一事无成;鲍苏唐孙,处处留情处处摔倒,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他还知道自己是喜欢唐晓芙。三围共城,在逃避与怯懦中苟延残喘,出了这个笼子进了那个笼子,就在这样的重复中乐此不疲,浑噩不知终日,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凉的结局。
想来方鸿渐之“三围”,常人亦有所感。拿我们学生来说,每次回家都会听到,某某亲戚某某朋友抑或前未听闻的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什么大学或初中刚毕业就打工,而亲戚朋友或某某亦随之感到面上荣光抑或哀叹。只以当前来说,也常有同学后悔当初未竟全功而功亏一篑没能录入更好的学校,理想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挫败不已。学习如此,工作比之更甚,彼此见异思迁互为歆羡而形成的闹剧见得还少吗?那感情呢?如我之年轻人,所经的历情感纠葛恐怕不少吧!
那么,“围城”到底是什么呢?是社会界定的范围?是自己逃避的结果?还是其他的意义?还是,“围城”本就不存在,只是人心中恐惧而生出虚妄的托词……
我想起了那个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身影,一生洒脱,却执著于情的三毛,那个如撒哈拉沙漠一样的传奇女子。我不知她是否也曾有“围城”之问,倘若也有,她也一定知道自己感情的围城,而她也一定会依旧执着自己的选择,一往情深,直行不悔。因为,这才是她自己,这才是生活,这才是她心中自己美好的样子。
因为三毛,我怀疑“围城”的存在,譬如命运。有人哀叹命运,时运不济,英雄迟暮,宝刀已老;有人抗争命运,锱铢必较,契而不舍,人定胜天。与我等来讲,所谓的命运不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吗?是找个借口作茧自缚困守一方,或是展翅高飞保持飞翔;是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无论主动或被动,在你命定之后,生活都会沿着某一方向一路前行,走向或好或坏的结果。命运如此,围城也同此说。所谓的围城,无论社会的界定还是自己的逃避,不都是人心的恐惧吗?所以说“围城”本就不存在。
佛经讲:“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人世悲欢,有离有聚,有聚有散,铭记拥有,散散又何妨?无论对谁而言都是如此,人若不在心中设城,哪里会有围墙高筑?哪里会有枷锁沉重?何处会有困住你的重重围城?
眼里有芳菲,世间无围城,简单心是一个人内心的笃定。对如方鸿渐一般身在围城而不自知的人来说,哪里是围城呢?对如三毛一般明知围城却仍旧执着的人来说,又有哪里是围城呢?
除围城外,此书书中诙谐幽默的比喻同样令人深思。譬如吃葡萄的两种人:“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受教育与不受教育的两种人:“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希望与回忆,谣言与真理,映衬着社会,也照见了自己。
读一本书,得到最多的应是当下的心情,就像现在,我一直在想唐晓芙那句心理述白:有时候,不再坐一会儿么?”可以撵走一个人,有时候,“再会”可以挽留人。
世间本无城,而人自在心中围城。你要明白,这个世间能够渡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繁华世间,只愿做一个自由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