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属于父母,首先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管年纪大小我们都得尊重孩子。养育无小事,生活中不忽视细节,在细节中完善。
昨天晚上互动时孩子一句话让我差点笑出来:“我和爸爸有点像,比较节约能耗,能少说的少说。能少想的少想 。”我当即就给他大拇指点赞:“还真是!你跟你爸爸一样——智慧!”孩子微笑的听着。我们母子聊到很多内容,聊的时间也比较久,真是成年人敞开心扉平等的互动。
还发现了我没有指派他干活,他反而行动了。因为我下班回家做饭,我们边吃着饭边聊,想着抓紧时间和他互动交流,就一直没收拾桌上的碗筷,中途自己有几次想先洗碗再交流的念头出现,后来还是都忍住了,也没有让他去洗。结果聊到最后,他自己开心地收拾桌上的碗筷,主动去洗碗。自己当时真心的没有企图故意拖着让他洗的,这让我很惊讶!还记得前两天自己设计故意让他洗,想着锻炼他,他撒娇着执拗的说着:不洗!不想洗,然后把门一关,给我一个壁咚。要照以前我肯定急眼跟他叨叨几句。现在我看到他的行为不如我意,也没有情绪,感受到自己的心是平静的。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估计孩子通过几次试探发现妈妈真的变了,才更愿意跟我敞开吧!
早上及时地把这些与孩子互动内容,跟孩子爸爸分享了。同时又跟孩子发信息,表达了自己通过交流发现他分享的很多值得我自己学习的点,倾听力强!善于独立思考,执行力越来越好了!并为他的成长变化感到开心等内容。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需要持续一点点地用心探索。只有家长行为打动了孩子,讲的内容能吸引孩子,他才会听从。
通过体验,更加相信每个人都有自觉性。一旦外界不越界干扰,他会自动回到自己的轨道上,用自己的节奏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人人都想要做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