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乡能够承载理想,应该没有人会背井离乡
这段时间看完了梁鸿老师关于梁庄的三部曲,那里的人儿还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抹去。这是属于她的家乡回忆,家乡变迁和发展。现在正处于家乡的我却全然忘却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忽略了那里的景、那里的事、那里的人。
舒胜陆湾是我的家乡,它隶属于金盆村下属的四个自然湾之一。四个湾如同四朵形状各异的花瓣,而通往四个村庄的主干道就是花的茎干,茎干与花瓣的连接处当然就是绿叶了,而守护我们四个自然湾的绿叶就是成片成片苗木培育林。
还未入湾之前,站在主干道上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团密林随着视野延伸到无尽远方。当踏入这片密林,走上1.5公里左右,眼前的村庄才会静静地铺展开来,等待归来的人儿。虽然主干道早已修了水泥路面,但仍不妨碍我们体会一把“寻梦桃花源”的乐趣。
我们湾处在花瓣的中间,整体院落呈不规则同心圆展开,由内到外。现第三个大圆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而后在村中轴线的水泥公路汇合。湾里现在挂牌的有一百来户人家,因为近几年又加盖了十几栋楼房,还没来得及挂牌、标记。
进入湾子内部,顺着中轴线来到正中心,这里坐落着的是舒氏祠堂,那是我们共同祭祀先祖的地方。它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走进它,可以看到那氤氲在半空中的香火,那是祠堂门口两侧香炉升腾而起预示着生命轮回的气息。
顺着这缕缕青烟,我的思绪被带回了小时候。还记得每年年初七晚上举行的“菩萨出方”,祠堂灯火通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不论亲戚还是女婿都来到这里沾沾菩萨的福气,可热闹了,可欢喜了。
这时,听到耳边有人呼我。“某某,回来啦,有空来家里吃鸡啊!”这才从畅游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嗯嗯,姑爹,我前天回来的,学校刚放假”。
姑爹,现在是湾里的养鸡大户,自从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后,他紧抓政策的春风,从原先村里的种粮能手到现在的养鸡大户。样样都干,样样都不赖,还带动一二十户村里的空巢老人养鸡呢!他也着实不容易,一个人在后山一呆就是五年多,中间不知道经了多少难哩。
告别姑爹后,顺着公路的中轴线往前走,下缓坡,迎面而来的是村里的老寿星,95岁的太婆。“太婆,刚洗完衣服呢,我是某某。”太婆回应着:“你是某某噢,看着像哩,唉,人老了,一点用都没得了,想半天硬是没记起来。”
我补充到:“太婆可不老呢,咱还得活他个十年八载的。”“那还不得成老妖婆了,哈哈哈”太婆如是说着。在欢笑声中看着太婆的身影消失在前面的屋角转弯处。
继续往前,这时已快到村外围了,来到了我们湾与韩市村的交界处,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此刻,黄土飞扬,机器轰隆隆的震天响。原来的水泥路被拦腰斩断,现在被推成了两条宽阔的黄土大道。
后来才得知一条是在建的通往武汉的高速公路,另外一条是为新建机场准备的货运通道。三个月前还在这条道上跑过步呢,现在就要准备用来跑高速了。接下来,又要变成啥样,谁又说的清呢!
天色不早了,也该回去了。这回是绕着村最外圈水泥路走,顺带看看近几年新修的楼房。“瑞子、瑞子,回来吃饭啦。”一个年轻的女人在门口呼着。这时,只看到一个胖乎乎小男孩正抱着篮球往回跑呢!是啊,我也该回家吃饭了。回去问奶奶才知道,那一家是黑爹儿子刚建不久的新三层楼房。现在咱这边有活干了,它们一家子就都回来了,也不在外漂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