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是在樊登上听到的
刚听到名字的时候我就觉的很对味,
就我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精力
我个人觉的教育孩子家长应该退到后面一点,
给孩子相对的空间,相对的自由,
让他们可以发现,探索,尝试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
这个问题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一生,他有权利选择如何过。
做父母的就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好的环境,
在适当的时候给与提醒和引导,
至于最终的如何选择,
那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了。
——————————————————————————————————————
第一章 不越界
【感想】:
在读过这个章节后,我突然惊觉自己一直是个很没有界限也总是越界而不自知的人。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婚姻遇到了变故,她来找我诉说。
知道了前因后果的我后,
义愤填膺的劝说她离婚。
我觉的,我是为她好,
教她解决问题,帮助她跳出深渊,
现在回想,她当时应该也是感到很不适的吧
她有她的苦衷,
那是她的人生经历,不论好坏,
都是可以让她有所成长的经历。
我和她经历不同,
我的好心劝说有时候反而会好心办坏事。
后来听说她遇到了一个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人
和她分享了经验,帮助她想通了一些事。
这三年,因为疫情我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
让我有了更多的觉察
如今,我会时刻带着觉知,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摘录:
1. 尽管少数人已从混沌的无界限开始捍卫自己的界限,但大多数人的越界还在无意识中进行,这些行为往往被冠以正义或“为你好”的帽子。
2. 如何做到不越界呢?在他人遭遇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
3. 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就会对他人产生一份信任,不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不妨碍他人发展面对问题的能力。
4. 意识到这是他人的事,我们便清晰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就是当下最好的给予。
5. 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的经验,但不是站在一个“我懂,你不懂”的角度去指导或说教,又或美其名曰提供帮助。
6. 一个人最好的学习是去经历和体会,获取自身的经验,化为自己的生命财富,又或是经由他人的分享,对自己有所触动和启发,从而调整自己。
7. 我们常在言语上侵犯孩子的界限,却丝毫没有觉察,甚至不觉得是侵犯,比如逗孩子的行为就非常不尊重孩子,充满戏谑,有时甚至是恶俗的。
8. 我们常常低估语言的力量,低估语言对一个人的影响。
9. 父母会无意识地把自己与性有关的信念传递给孩子,例如性是不好的,是羞耻的,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我们对性的不正确认知,我们的能量往往会被卡住。
10. 如何应对生活中这样的(有关性)场景,和父母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带着羞耻感或羞涩感,带给孩子的能量也会是这样。如果父母是坦然的,不别扭也不扭曲,那么孩子当然也就不受影响。
11. 期待必然伴随失落,还有最初不被父母看见的恐惧。于是在最亲密的关系里,当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就会激起我们最深的恐惧,关系越亲密,我们投射的感受越深。
12. 另一个常常被投射的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在父母那里的期待,一开始被投射到伴侣身上,然后落空了,又被我们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说,妻子拿老公没办法,就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去塑造一个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
13. 若是幸运,孩子具有反抗能力,能抵抗住这些操控,在荆棘中长成自己的模样。大多数孩子会在挣扎中屈服,重复父母最初的伤痛,他们又成为不被看见的孩子,长大后又开始到处寻找认可,轮回就是这样发生的。
14. 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
15. 我有我的期待,若你能满足我,那很好,若你无法满足我,也不是你的错,我的期待只与我自己有关。
16. 能滋养彼此关系的,应该是爱而非期待。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17. 若父母不能成为孩子放松的港湾,不能允许孩子做自己,给予孩子理解,让孩子活在对生活的恐惧中,那么孩子极有可能会感到绝望,选择关闭自己的感受,放弃自己的梦想,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18. 请教会我们的孩子生活,而不是生存。我们或许经历过生存,但今天的孩子,他们值得好好地生活。
19. 但愿有更多的父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醒来,能意识到时代已不同,生存不再是问题,允许孩子活成他们自己。他们或许会跌倒,或许会走错路,但我们会给予他们陪伴。
20. 这条无条件养育的路,可能少有人走。多年以后,年老的我们有一天回想起来,过往时光里不辜负孩子,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岁月,足矣。
21. 父母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去成长或疗愈,而不是让孩子承担压抑的情绪或伤痛,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
22. 有些行为常常被误以为是爱的行为,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投射自己的种种给孩子,在心理上侵犯孩子的界限。
23. 投射不是爱。只要带着投射,我们就偏离了当下的真相,看不见发生了什么,更看不到眼前的人。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戴上红色的眼镜,所见之处皆是红色,哪还有真相呢?
24. 给的背后是匮乏,那么接受者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如果看不到这点,我们还会抱怨孩子,觉得对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父母给得再多,不是孩子需要的,其实等于没有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