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余师尝言为价值观而教之观点,举例德国父辈常教子,小至鲈鱼少一寸不取,以不灭其种。听之,忽忆起余幼时所学一课文《钓鱼的启示》
[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课文]
13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作者忘不了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而我忘不了十年之前我问过我的国文老师的一个问题:鲈鱼捕捞开放日是在什么时候?她当时给我的回答是让我长大一些以后自己去查资料,去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会在十年以后。
【百度百科】
由于鲈鱼的繁殖能力很差,所以在鲈鱼生育期间禁止打捞,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开放捕捞的那一天,叫鲈鱼捕捞开放日。
后记:
1.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足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价值观教育仅仅是老师的事情吗?家长乃至社会都应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2.十年之前的一个问题因为十年以后的一个偶然记起才得已解决,那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应不应该回答呢?(排除老师不知道的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去年我问了我的老师,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其实这个问题简单来讲就是给与不给,该给什么,给多少?
首先,学科知识来讲,简单的知识,马上给;较为复杂的知识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但是也是要给他明确的答案的。但是对于精神上的引领、能力培养、心理辅导、人生规划引领方面,给与不给,给多少之间就有着令人沉吟的深度。要给的话,定是要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与其去灌输,让学生觉得反感,因噎废食,还不如,对症下药,少说为妙。甚至于有的时候,不给,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思考,独自去经历反而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