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块桔子园荒废了,杂草丛生,桔叶枯黄,靠天供给雨水养着,桔树顽强地活着。每年零星地挂着一些疙瘩虫蛀的桔子,还不到成熟就被人偷吃了。
过了年,村长请了一个做自媒体的人在各平台发了广告,希望有园艺技术的三农领域人才前来免费承包果园,以后有收益了,按比例上缴部分收益给村里。其余归承包者所有,但承包人一切费用自理。承包期间如有村民偷桔问题,由村委出面处理。
广告发出不久,有位来自城里的年轻人前来应聘。村长指着对面那块山,还有山脚下那座旧木屋说:“那就是你的工作场地,下面木屋就是你的住房”。
年轻人二话没说,点了点头,就回城里拿行李去了。
几天后,年轻人来了,住进山坡下面那座木屋。
年轻人很勤快,每天刚天亮就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在山坡上劳动。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把山坡上茅草割了,堆在桔树根旁边,再挖坑埋了,然后再用除草剂把整个山坡喷了一次,几天后山坡上的荒草连根腐朽,一层层梯土桔园全都显现出来。他又托人从县城弄来农药化肥,给桔树喷药施肥,五天一次,坚持了两个月从未间歇。他还给桔树全部修剪了叉枝,使桔树都变成整整齐齐的一片绿色山坡。
桔园原来只见荒草不见树,几个月后变成了一片片梯土和一层层绿色,可把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乐坏了。他们从开始的怀疑态度转变成对年轻人的崇拜。闲时主动上山帮年轻人干点活,家里有好吃的总会送点给年轻人吃,好像一家人一样。
乡亲们说这桔园原来是村里的集体经济,由于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抽调不上劳动力就荒废了,现在村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了。
转眼过了八月,九月来了,山坡上一排排的桔树都挂满了金灿灿的桔子。
这天清晨,年轻人走进村长的家,手里拿着一份合同对村长说:“我家里有事,我要回去了,这份合同是城里大超市的订单,咱们村的桔子,超市全部包收了,明天你就带领乡亲们摘桔子吧!我那部分收益也不要了,就当是捐给村里桔园今后发展扩大吧”。
村长一头雾水,这年轻人是不是傻了,辛苦干了九个月,有了收益竟然不要了。他想问究竟是为什么?可年轻人向他挥挥手就告别了。
村长很不解,跑到城里四处打听年轻人的情况,原来年轻人是一名很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他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绿色的山寨》,为了体验生活,他特意跑到村里来承包了村里的荒废桔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