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科: 猎蝽科 Reduviidae
亚科:真猎蝽亚科 Harpactorinae
属: 刺猎蝽属 Sclomina
种: 齿缘刺猎蝽 S. erinacea
二、形态与分布
成虫体长14-15毫米,宽2.5-2.7毫米。身体黄褐色,具有许多刺状突;头部两侧、眼部两侧斜带、 小盾片中部、前翅前缘脉的前中部、革片大部以及胸 侧板,其色斑均为黑褐色。前胸背板前叶有10个刺突 中部中央的2个较大,两刺突间具纵沟。后叶有4个 显著的大刺。腹部第3节的端角呈刺突状,其他各节 的端角呈片叶刺状。雄性的生殖节瑞缘中央呈宽铲状 并向外突出。
分布地区: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台湾、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三、生活史
齿缘刺猎蝽是国内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鳞翅目昆虫、蚜虫、果蝇等多种害虫。
齿缘刺猎蝽在湖南地区1年发生1代,每代需经历卵、1~4龄若虫以及成虫,以成虫越冬。成虫灰褐色,5月份产卵,卵淡黄色。若虫4龄,初孵若虫浅褐色,二龄若虫淡绿色,若虫的体色随着龄期的增加逐渐加深,四龄若虫可见明显白色翅芽,各龄若虫和成虫体表均分布有很多棘或刺,但体色有明显的差异。8月份羽化为成虫,成虫平均寿命长达312.5 d,不太活跃,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取食和交配的时间较长。
齿缘刺猎蝽的捕食过程分为搜寻猎物、接近、试探、固定猎物、进食、清洁、休憩;齿缘刺猎蝽通过舞动触角感知气味以及可能通过跗节猎物移动时产生振动来搜寻猎物,平均6.51d取食一次,取食时间最短50min,最长31h50min,平均取食时间长达10.2h,取食过后,猎蝽会用前足端部清洁触角、喙、中足端部。
齿缘刺猎蝽交尾前雌雄虫首先需要相互识别、求偶、交尾,交尾时间长,有时3~6d。猎蝽能多次交配,雄蝽趴在雌蝽背上、与雌蝽呈V字形交尾,或者一字形交尾,交尾未表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且有时两次交尾之间间隔长达15d。整个产卵期产卵量为每头雌虫35-41粒。
四、拍摄过程
这是在家乡福建乡下的一个树林里拍摄的。
拍摄昆虫的过程总是充满发现和新奇的乐趣。这只浑身刺突腹部象齿轮一样的猎椿,仰头站在一颗金毛狗(一种蕨类植物)上。缘齿刺猎椿算是比较害羞的昆虫,拍摄的时候,只要镜头对过去,它就到处跑,甚至跑到了叶子底下去。把叶子翻过来,就飞到了另一颗树上。追过去,拍了几张,左躲右闪一会儿,它终于受不了的飞远了。
之后,发现这种奇特的猎椿还是比较常见的,路边时不时的冒出几只。于是就不怎么拍了。
参考资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齒緣刺獵蝽
黄科瑞, 马水莲, 周琼,等. 齿缘刺猎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行为[J]. 华中昆虫研究, 2016.
黄科瑞, 商辉, 周琼,等. 齿缘刺猎蝽生活史及其生物学特性[J].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39(6).
黄科瑞, 宋傲群, 周琼,等. 齿缘刺猎蝽成虫触角和跗节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生命科学研究, 2016, 20(3):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