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不少艺术家隐居于乡村。这些年,有越来越多心怀艺术或与艺术搭上边的人也选择了乡居生活,可能是因为乡村的房屋通常比较大,便于他们创作,也或者是因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更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自然的氛围让他们也更让保持艺术的灵性。
《崖边2:艺术里的村庄》专访了一些扎根于乡村的艺术家,从他们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与乡村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书中访谈了六位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艺术家,来聊聊他们以艺术乡建的经历和他们对这一主题的关注、感想,以及他们在这场艺术乡建道路上所踏的每一个坚实的步伐,伴随着他们的分享,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艺术赋予乡村复兴的力量。
六位艺术家,分别处于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北京宋庄,有的在福建厦地,还有的在贵州在去南在甘肃。不同的省份乡村,本身艺术氛围也各不相同,他们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他们用艺术唤醒乡土。
有人说“艺术是无用的”,可是偏偏就是那些听着无用的艺术,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每个人存活在世间多了许多追求与欢乐。在北京宋庄的艺术家告诉笔者,那么多艺术家的进驻,给当地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的交集,还有经济上的改变,而且更大的改变是很多村民也开始做艺术品,他们也开始关注那些“无用”的事物,开始进入艺术这个行业。乡村艺术,乡村文化聚休,给广大的民众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虽然有的艺术乡建发展到后来变成了商业化,但是民众在艺术上的领悟也被带动起来了。最为重要的是有很多传统文化因此能得以保护和传承。这大概也是至今为此,艺术乡村存在并被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文化圈在艺术家们的带动下变得越加具有文艺气息,艺术带给乡村的不仅仅是浓厚的艺术氛围,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和肉眼可见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有时候,我会关注一些艺术乡村的VLOG,看着那些艺术家们在乡村的半隐居式生活。当我们在看这些VLOG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在随之而平静,思想也因此发生了改变。除了羡慕,可能也在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不再困在城市里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能够亲近自然踏踏实实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