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500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10.02
昨晚通过两位老师呈现的案例,收获如下:
1.谁是来访者?谁是来访者,这似乎是很弱智的问题,但现实中,当咨询师面对个案时,这个问题却常常困扰着咨询师。课堂上刘老师讲过——谁来谁是来访者。但当来访者是未成年的孩子时,其背后的家长似乎是“隐形”的另一个并存的来访者。尤其是来访者孩子与家长在目标、期待、愿景不同时,咨询师该以谁的为主?以孩子为主,觉得愧对家长的咨询费以及不能短期削弱减缓家长的焦虑、担忧;以家长的为主,孩子又拒绝合作或干脆逃离咨询室,放弃咨询。如何在两者之间取的平衡,的确非常考验咨询师。刘老师说,关注来访者这个人,聊他想聊的、感兴趣的、愿意敞开心扉的点聊透,这样来访者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的,进而会在来访者相信的安全环境下,放松自己,打开思路,无防御性地倾诉。接着在合作、信任的关系基础上,抓住关键点,试着将来访者引向家长希望或期待的方向,当然这仍是来访者自己愿意谈,或主动提出来的,如用心学习,如重返校等。这样来访者与其背后的“隐形来访者”家长目标一致了。作为咨询师,始终坚信——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更好!每个人都为当下尽了全力;来访者不愿意聊的,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当他有力量或能力时,他会面对,也希望自己有所改变,也想自己越来越好。当咨询师关注点在来访者身上时,同时要看到、鼓励、肯定、欣赏、赞美“隐形”来访者家长的努力、不易、付出,让家长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进步,协助配合孩子向他们共同的方向靠近。将三方(来访者、家长、咨询师)力量拧在一起,共同努力,实现共赢。
2.关注细节,具体化细节,扩大、强化哪怕是很小很细微的例外,这些容易忽视的小小的变化,往往却是解决之道的一扇窗。
3.当来访者的表现与重要他人的陈述有较大差异时,咨询师该相信谁?如来访者觉得自己很好,各方面都不错,没有什么需要调整或改变。但家长言词间处处都是孩子不是,不用心习、写作业磨蹭、不听话、玩手机打游戏等劣迹。咨询师的做法,可以问问家长对孩子的话怎么看?问问孩子家长的话怎么看?这样也许孩子与家长的“出入”之言,就有了一个协商的平台,得以澄清。一方面家长的挑错思维,看到的满眼都是不如意,所以自觉地给孩子贴了许多“标签”来印证自己的判断。孩子呢,觉得自己没有家长说的那么不堪,至少自己还在写作业,还坚持上学等,只是两人的沟通出了问题,期待的目标有偏差,各自为政。咨询师需要将两人的目标达成共识和一致,找到适合当下的来访者,又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最后落实到具体可行的一小步行动上来即可。
4.知道不等于做到。这句话,很多人也都耳熟能详,但面对具体的情况,往往将知道的抛之脑后,被动陷入困境中,感受无助无力的绝望。为减少知道而做不到的尴尬,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学习、实际、总结反思、督导,然后时刻提醒自己勤觉察、勤思考,提升自己知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