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路线:银山塔林
11月4日 雾/细雨 北京丨昌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 山居秋瞑
清晨,北京的天是雾蒙蒙的。灰色的街道、红色的车流、绿的、黄的、红的树木、全部都被湿哒哒的雾气虚化、梦幻。随着《Moke It Rain》的音乐打开车窗,伸出手,让雾气在指尖穿过,形成水滴滴落,一切是那么的舒适。也期待起了今日的行程。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兴寿镇西湖村。唐贞观年间银山始建寺院。自唐宪宗元和年间始,历代名僧、禅师相继来此。禅师圆寂及大小沙弥死后,按僧人在佛门的等级、地位,在法华禅寺院内及银山山麓建灵塔,火化入弊,形成的塔群统称“银山塔林”。--来自百度百科。经过三次的健康码和一次的行程码查询,我们踏上的行程。刚进园区没走多久就被藏在细雾中的几座塔把心沉寂了下来。仿佛耳畔响起了梵音,深秋树木的枝条是琴弦,而拨动它的正是这朦朦细雾。小米穿着宽大的户外雨衣在塔间穿梭驻足,也像极了虔诚的信士。简单整理心情,回头驻足告别了自己继续上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深秋的山林间青石上满是生机勃勃的苔藓,接住了或红或黄的落叶,仿佛在预示着什么,又那么的和谐自然。而这,仅仅是让我惊艳的开始。
深秋的山林,薄雾蔓延在松林间的画面在这高僧圆寂之地也莫名的有了几分禅意。深绿色的雨衣经过的时候也形成了绝美的影像。调低感光度,按下快门,透着宁静恐怖的同时又好像是一个人在迷雾森里里找寻着前进的方向。想到麦家老师写的:“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生活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总是兴高采烈的活着。”是的,我们一直在迷雾中找寻着林间透过的光,在行走中兴高采烈的活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一个曲折的石阶过后映入眼帘的是树下的石桌与石凳,不是那种人工雕琢后的。是白居易笔下“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的对弈棋盘;是贾岛笔下“雪压围棋石,风吹饮酒楼”的围棋石;是苏轼那上联中“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的松下石。漫天的细雾也渐渐的变成了细雨,在石桌处体味古人心境的同时默默的披上了雨衣,毕竟我只是一介俗人,知冷暖懂悲欢。
今日的山野是白色的。晨钟暮鼓,踏上钟楼的平台,四下遥望山林,白色遮住了五彩斑斓。古铜色的钟,绕在钟上的红布是平台上唯一的色彩。斑驳钟身上突出的国泰民安也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沿石阶而上,踏上的这座山的山顶平台。两侧的摄像头和挂着水滴的围栏多少有些煞风景。当然,举目望去依旧是一片雾蒙蒙的白色。往回走不远处,在一个有警示带的岔口,我们走上了这条路线中野路。某某组织的飘带也适宜的开始出现在路侧的枝条上。很庆幸带了雨衣,小路边的枝条上挂满的细雨留下的水滴,每每经过都会滴落下来。野树丛中黄色的叶子好似在这灰色山林间的小花,孤立的摇曳着。某处悬崖边的孤石好像等着某位禅僧去感悟世间。黄色花苞中红色的果子还没有掉落,与挂在枝畔的水精灵玩闹。大红色的野山楂掉落在铺满落叶的地毯上。形态各异的山石在松林间矗立,形成了一幅幅古画中的场景。这世间,从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静心走来,多少的小景在自然的雕琢润色下呈现出来。这一路,应该就是对北方深秋山林最美好的诠释。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松下问小米,何时填五脏?为找寻一处松下吃饭的合宜之地,我们一直在行走,在期望。直到经过一片板栗林转角向上之后,要求才逐步降低。因为路边已经有了护栏,地面也开始有了木平台。那种找到符合心境地方的情绪在肚子的抱怨中逐渐退去。最终,在路边有松树,远处有山石的木阶梯上开启了今日徒步美食制作。每次必备的水果在小米的刀下成片、成瓣摆上了盘子。路边拾取的黄包红果的枝条成了最好的装饰品。热气腾腾的味增汤伴随着松树滴落的无根之水驱散了丝丝凉气。鳗鱼自由的饭的也为那早已空乏的身躯注入的能量。享受徒步,在这细雨绵绵的松下又一次实现。虽只是餐上的一小步,但内心足够满足。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这不应该是最朴实的生活愿景吗?俄乌之战争、疫情之国策、世界杯之热闹甚至因一句“英区不养闲人”而掀起的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摇的“大战”,又与我何干呢?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银山塔林,全程9.66公里,用时5小时27分钟,累计爬升606米。在雨中,我们完成了此次的休闲徒步路线。从景区到野路,从塔林到山野,既洗涤了心灵也锻炼了身体。回城路上,雨滴也慢慢的大了起来。疲惫之后,也憧憬起了这样的天气下舒服的窝在沙发里,看雨滴打在玻璃上滑落的场景。由此可见,其实徒步山野只是获取宁静快乐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只有这种方式。
用Jack Kerouac 的“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作为此片日志的结束。一直行走,保留一份热血与温情。相信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在用最好的生活方式去看世界。即使还有欠缺,我也在接近的路上不停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