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
我高中时,前排的小女生,是个学霸。
学霸有个习惯,经常在课堂上偷看课外书,
语文课上看,历史课上看,有时物理课上也看。
厚厚的一本,看完一本再换另一本。
我挺纳闷一个天天看课外书的小女生,
考试成绩为嘛总是排在前五,
且模考作文还常被选做范文在班里传阅?
我当时心灵挺受暴击的,说一万点也不夸张。
常常让差点悬梁刺股的我质疑自己的智商。
思维最根本的局限在于,你无法思维你不知道的,
也无法借用你不知道的进行思维。
我当时的思维就被高考禁锢住在教科书上了,
认为看课外书那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浪费宝贵学习时间!
根本不知道阅读才是学习的底色。
直到我工作后看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文章,才恍然大悟。
武老师说自己上学时读书有2条线,
一条明线,就是应试教育中起起伏伏的成绩;
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狂看书,看他哥哥姐姐的书,历史,武侠,文摘等。
看的很杂,但有精华沉淀。
他考上了北大后,
暗线就成了主要的学习路径了,阅读大量的好书。
你知道我上周为啥就原创了一篇文章吗?
因为快被掏空了呗。
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持续的输出。
这和小学生写作文一样的。
俗话说 “倒出一杯水 , 要有一桶水”,
为了那杯水的品质,我要阅读大量的文章。
·贰·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的原因。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一天阅读20分钟,
一年下来就会有100多万字的阅读量!
从表面上看,这是数字的简单量化。
但它恰似埋下的一颗种子,随着时间的增长,
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 叁 ·
有人会说,孩子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很多看过就忘了。
其实,这不用担心。
人的记忆有两种: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比如你上课学习了某某名词的定义,
某类题目的解答,都属于外显记忆。
在考试、工作时,需要通过意识刻意回忆,
你把这些记忆提取出来使用,
这也就是你平时能感觉到的,"记住"、"学会"了的东西。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一般是关于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
这些内容并不需要你刻意的提取,
实际上,即使你努力提取,可能也说不上来到底提取什么东西。
但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
内隐记忆还是会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灵感,
因为你之前曾经在学习阅读中看到过类似的问题。
比如说,你阅读了很多英文读物,
就会产生一种"语感",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
但阅读理解就是能做得比别人好!
福利来了
孩子的6-12岁是阅读能力发展的
最黄金时期,家长们要抓住哦。
1927年,美国教育学家、前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就提出一个“名著阅读计划”。
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
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所以,咱们也从名著开始吧,
我准备了一套书共8本送给大家:
如何获得整套书?
在公众号“泡泡雨” 此文章下方留言你的圣诞愿望;
留言获点赞数最多的一位可免费获得。
统计截止时间: 2017年12月12-18日
奖品发放时间: 201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