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否经历过和我一样的困惑:每天早上到公司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明明经手的事情很多,多到忘记喝水,也没空去厕所。最后一天下来又累又烦躁,统计一下自己的工作进度,却发现几乎毫无进展,和自己付出的心力完全不成正比。
与此相对应的,我们身边、朋友聚会、网络社区中却往往有这样的人:无论面对多少事、多少压力,他们一定能够有效的成就事业,同时不影响他们参加聚会、看电影、旅游、学习和其他美好生活。
难道是他们的时间比较多吗?
可是,时间对每个人明明是完全一样的。那么为什么有人能1年做完5年的事,而有的人却花2年才做完1年的事呢?
关于这一点,吉田惠波女士用她的亲生经历证明了:就是因为没时间,才能做得到!要知道吉田是一名医生,白天上班忙碌自不用说,回家还要陪伴两个不足4岁的孩子。为了挤出时间,每天早上3点起床,坚持半年考上哈佛。在哈佛,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但她一边照顾刚刚出生的第三个宝宝,一边读书写论文。还在怀孕中度过了论文撰写、提交、答辩、毕业等重要里程碑。
《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是86年的女生,她同时带领两个公司团队、并行一个大型公益项目。与此同时,她还有每年300场演讲、每年学习一项硬本领、每年读100本书、每年赶超一名榜样、每年出版一本书;并且她的一年中,看电影、去旅游、陪伴家人统统不落下。
仔细想来,造成人与人差别的,比起智商、比起外部支持、比起家世、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高效利用时间。只凭这一点,其累积的差异就会像复利一样以几何倍的速度增长,最终形成人们之间的鸿沟。
但时间管理是一个大而系统的问题,需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进行研究、实践才能全面把握。但再大的系统,再大的问题,也一定会有很多立刻就可以用的小技巧。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立刻就能付诸实践的时间管理办法。只用A4纸和笔就能实现。
这个方法乍一看有些复杂,实际上并不难。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我会将表格演变至今的两次变化进行详细解释,以供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进行调整。
最初。一页纸系统只有A5那么大,是用公司发的笔记本进行记录。模板来自小能熊终生学习学院创始人陈华伟。内容也只有很简单的三栏:左边是时间轴,右边是任务和临时新增的任务。
使用方法如下:
1把所有当天的任务分成“重要不紧急”和“其他”。分别填入对应位置。
2每天必须分配时间给重要不紧急的事。保证有进展。
3新增的、新指派的、灵光一闪的idea、临时起意想做的事都写入inbox。
4执行任务期间注意每半小时~1小时扫一眼时间。或者用rescuetime来辅助统计时间。
5下班后用15分钟将任务花费的时间段统计在时间轴中,并累加一下今天的各个项目花费的时间。观察数据、反思、复盘。
注意:
所有任务都必须在心里有一个耗时预期。以避免帕金森定律:只要没有截止期限,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耗光你为他预留的所有时间。
当天计划做的任务控制在预计4小时可完成的程度。其他推后或者外包。因为实际执行过程中,预计4小时的工作内容一定会变成8~10小时。
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不能超过3个。必须保证当天有进展。
后来,在战隼的课上看见了“注意力分心表”。
为了锻炼我的注意力,我将这份表融入了最初的一页纸系统,于是纸张从公司笔记本大小扩展为A。
通常来说,我会用forest来计时我的一个专注周期。早上到公司写完表格后,就调出app开始按照清单执行。中间主动或者被动打断时就将时间、事件、原因记录下来。一旦开始记录,就能慢慢提高自我觉察的灵敏度,主动分心的情况也会大幅度减少。
最后,这份表格就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演化的契机来源于张萌提出的计划和总结必须是两个系统。于是我将时间轴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排列出预估的时间分配事项,右边是实际上被分配给的项目。
每天上班前,首先确定最重要的任务,然后分配其他任务到计划区时间轴。下班后花15分钟填入实际分配结果。简略统计单个事项的开支时间,反思原因,使用KPT进行分析记录。
(keep做得好的,找出problem的原因和解决方向,列出解决问题的最小具体行为→try。并将try写入最右边的“下一步”行动中,隔天实践。)
你控制着你看得见的东西,你所看不见的东西则控制着你
在纸上列清单是一个古老而且看起来笨拙的方法。但只有将你大脑里的任务管理系统用实物展示出来,你才能有效控制它。同时做到“用外脑记事,用大脑做事,提高效率。”
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拿出本子和笔尝试一下这个系统。最初可能一片混乱或者无法完整记录,但持续2周后你就会发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