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樱花盛开,总会有短短两秒,把我们衬得透明。——题记
今天晴。上午参加委领导的一个接待,南京的投促局局长带队一行八人来访。相关外资处室的同事详细介绍了情况,我简要地介绍了进博会。南京机构改革后对招商工作很重视,专门成立了招商机构。他们局长的思路很清晰,站位也很高,令人耳目一新。因为我以前做过招商工作,于是有很多共鸣。虽然招商工作很有挑战,但也会很有成就感。那些年不外乎围绕“有机构、有政策、有专人、有钱招商,有商可招、有项目可落”这几个维度去建立一个政、产、学、研、媒、资、商、用的一个生态系统,落脚点在项目库、外商库、政策库、活动库、机构库和承接项目落地的园区库。这些年,仿佛全世界都在招商,连美国也是,我们老家有个企业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招去当地落户办厂,后来还在纳斯达克上了市,据说那里土地和税收都很优惠。国内招商则更是如火如荼,什么全球驻点驻城招商、内资外资统筹招商、过程结果兼顾招商、择优靶向精准招商、智慧网络数字招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产业集聚有效投资、抓专业园区平台改造提升、抓“三换四名”引高新项目、抓回归工程、抓口碑营销以商引商,各种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大家不仅有热爱招商的态度,永不放弃的信念,更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象浙江的招商服务,已从传统的店小二、保姆式转型为妈妈式服务,所谓“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与“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的五皮实干作风都是李强书记在任时给浙江招商铁军留下的宝贵财富。而所谓的“富商、安商、亲商”的招商环境的核心要旨是政府懂得放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争取管少、管精、不管死。
黄昏,在回来的车上我看了一段李嘉诚的访谈,他说自己观察了73年发现,决胜千里的人都有这5点特质。哪5大特质?首先,人要懂得自我管理。优秀的人,都极其懂得自我管理。李嘉诚14岁的时候就知道要赚取足够一家的生活费。一方面他紧守角色,尽管是小工,也坚持把每件交托的事情做得妥当出色;另一方面他绝不浪费时间,把剩下来的一分一毫都拿来买旧书籍。20岁起,他就要求自己大量阅读大公司年报。60多年来,他每天工作12小时,晚饭后看20分钟英文电视,并跟着大声说;睡前一定要看书;早晨必须在5:59分起床。22岁成立公司后,李嘉诚就深刻明白,要想取得成功,知识要和意志结合。他建立了各种随机应变的制度,避免聪明的组织干愚蠢的事。因此这个时代,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早已不仅仅是勤奋程度,还有你对自我的管理。其次,他认为平庸是条死胡同。如今的李嘉诚,已经90岁。可能有人觉得,他这把年纪,可以随心所欲,不需要再对自己那么“苛刻”。但尽管已经高龄,他依然坚持做一件事:每天6点起床,坚持打1个半小时左右的高尔夫球。在最近一次演讲上,90岁的李嘉诚还坦言很多时候感到沮丧无力。为了每一个明天,他仍然在不断思考,不断感受,不断行动。为了脱离平庸,读书的时候天一亮他就起来学英语,这种狂热使得他晚年还坚持每天晚上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为了变得优秀,打工时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期间还去夜校深造,后来他从一个推销员晋升为公司总经理。长江创建初期,因为无视质量控制,工厂处于破产边缘,他召集员工开会并向他们承认自己的商业错误,并承诺工厂度过非常时期后,欢迎被解雇的工人回来工作。是的,当一个人立志改变世界的时候,他会使出浑身力气去打破所有艰难险阻。而努力,没有长度。再次,坚持学习,哪怕你90岁。李嘉诚年轻的时候,常常喜欢翻阅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书,看上去很沉闷,但日积月累他明白了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与弊端,方向的选择和公司资源的分布对他有着很大的启示。他常常追求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商业动态、知识动态,这也使得他能够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来看现在的格局,从而做出最睿智的判断与选择。李嘉诚还没退休的时候,他每周都会亲自教导孙子。上课都是自己准备课程、案例,既涉及经济,又有道德讨论、文化批评。还有,就是要时常保持危机感。保持危机感的人,常常比一般的人更能对抗一切不确定因素。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李嘉诚说自己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才去做。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在这之前,李嘉诚早就预见并做好了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有的人25岁,却过着52岁的人生;有的人52岁,却活成了25岁。拥有危机感,你很可能脱颖而出。相反,你还未起跑,就可能被抛下。最后,他认为,差不多的人生,其实差很多。李嘉诚曾对学生说,不要成为差不多先生。但我们,却常常在犯这样的毛病。你总是觉得差不多就好。微胖的体型,差不多;月薪六千,差不多;每天朝九晚五,差不多;25岁结婚,27岁生小孩,差不多。你总是习惯给自己设限,从不做那些有难度的事,你觉得岁月静好。然而,你不知道,自己慢慢成为了温水里的青蛙。等有一天,你突然发现熟悉的人越来越优秀,你再也追赶不上了。李嘉诚,为什么从一个小学徒,走到今天?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有野心,从不接受差不多的人生。如果从不挑战潜能,结局其实已定:只能变得平庸,接受低成就。反之,你终能与众不同。李嘉诚说:“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后来也有人将他的成功归结为低买高卖,是周期的赢家,这其实很片面,“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这种智慧和巴菲特在长期投资中的见解是完全一致相同的。这两人的伟大之处是:不仅洞悉商业的秘密,而且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以慢制快,在低估的时候入手,在高估的时候离场。他曾作过一个题为《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的主题演讲。或许在老人看来,“建立自我”就是追寻世俗的成功,这也是他渴望世人用商人的标准来评价他的原因,而不愿意承受“家国情怀”的道德义务,也不甘承担“吸血鬼”的恶名。 “追求无我”则是他人生的另一种渴望,去做得更多,尝试更多,让人生更饱满。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 “ 年年樱花盛开,总会有短短两秒,把我们衬得透明。”这里的透明,我愿意将之解释为通透。透过幽深的时空想念樱花, 是生命诚恳的期待。 不仅是对纯粹的美的期待, 也是看透了生命的过程,以一颗通透的心等待一个通透的结局。 在日本,看到樱花飘落是幸福的象征,大家觉得沐浴在樱花雨中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像樱花一样“轰轰烈烈而生,从从容容而去”,也是多数日本人所追求的人生观。每年的3到4月是日本的樱花节也称樱花祭。樱花自开花至花残只有七天,因而也有称作樱花七日的说法。人们在樱花树下摆上丰盛的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三五好友,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樱花在日本随处可见,但是在京都拥有最好的赏樱步道之一“哲学家之路”,运河两旁种满了数百棵樱花树,呈现最原汁原味的“花见”盛况 ,走在这条路上,就好像走在漫画中一样。在林荫小道上找个长椅小憩,静静沉浸在粉红色的花海中;或带上毯子和喜爱的小说,坐在大草坪上、靠着大树,在春光灿烂的户外度过一天;或是约个好友,在漫天的樱花树下留下美丽瞬间。李商隐有诗:“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可不是?阳光一照,处处花开,枝头马上繁华起来。灿烂一时,又随风去。迎风一点齐开,迎风万点零落,偶有微风,只见花瓣离枝而舞。在树下的游人,不由得随花翩然。是的,樱花树下,没有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