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生
1
有见识的分享,往往不是「分享到朋友圈」。有见解的转发,常常不是「转发」到微博。有收获的赞赏,每每不是「点赞」。
「互联网+」概念未提出时,广大网友已经玩得风生水起。例如「互联网+宗教」、「互联网+养生」、「互联网+谣言」、「互联网+心理」……
问过喜欢分享佛教内容的人(我称之为「互联网+佛教徒」),信仰大乘还是小乘,修哪一宗?对方似是而非地敷衍,佛教哪分那么多?心中有佛,一切皆是修行。深究下去,其对佛教知之甚少。最大修行即是,转发分享。
问过喜欢分享养生内容的人(我称之为「互联网+养生者」),对中西医的看法,对营养学、心理学、运动学等的了解。其回答是,哪有那么复杂啊?看看文章学一两招就行了。没上过相关课程,没翻过专业著作,甚至可能连零散学到的招数都未贯通。最擅长的养生方法是,转发分享。
想要了解一个领域,常识是,找专业书籍或课程,系统了解,深入思考,逐步加深。而连体系较为完善的领域,尚有许多门外汉,勤于分享糟粕,怠于钻研精华。可能不是缺乏常识,而是为了假装自己很有见识。
2
常识本来可以吓唬住没常识的,但现在的没常识喜欢披着见识的外衣,去忽悠常识。
对于有体系可言的领域,不懂装懂较为容易识别,因为有门槛,这叫「班门」,只要你踏入了,便能看穿外行人的「弄斧」。
一些没有体系可言,没有标准答案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靠搬弄故事去卖弄观点。常见模式是,特定的故事,得出泛指的观点。仿佛一套样板,百搭穿戴。但世界上没有一件适合所有人穿的衣服。
类似,努力了会不会成功,没有绝对答案。即使放在特定背景,特定人物,特定时机,特定事件之下,结果未出现之前,都难以下判定。更何况拿别人过去的故事来答自己人生未来的题,可能已经是错误的解答方法了。
例如,该不该接受不合理的求助,这绝对自己才知晓。你的性格,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心情,对方的身份,求助的事情等等,都可能是影响你接受或者拒绝的因素,而没有一个人比你更了解这些,而你却跟别人寻求答案。
对于即使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也给不出绝对正确答案的话题。提供标准答案聚拢关注的人,往往是聪明人。对外寻求答案的,可能不太聪明。其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了,而是面对大多数问题的获取信息、思考判断等能力。
3
当没有见识可贩卖时,贩卖常识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尊重平凡人的努力」,「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保有善良之心」……
任何一个心智健全心态正常的人都应该懂得的道理,却可以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只有随地吐痰的人多了,才需要刻意提倡讲文明爱卫生。可能很多人心智不健全心态不正常,才需要转发分享这类正常人都该懂的事吧。
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关于心理学层面的话题。类似「怎么治愈自卑」,「如何克服恐惧」……一个拥有阻碍心理的人,应该去了解心理学和进行心理咨询,而不是转发分享一些毫无心理从业经验者所写作的故事或「见解」。即使这些故事中带有一定启发性,也离不开心理学研究的治疗理论范畴,只会是更浅更表面的心理常识,而不是更深入更有效的原理。
4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提了一个终极问题:「人应该怎么度过这一生?」
对此,以培训如何讲故事而著称的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这么阐述:
「传统上,人类一直基于四大学问——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来寻求亚里士多德问题的答案,试图从每一门学问中得到启迪,从而编织出一种人生意义。但如今,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谁还会去读黑格尔或康德?科学曾经是最伟大的阐述者,如今却将人生解释得支离破碎、艰深复杂、令人困惑。谁还会不带讥诮地去倾听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的高谈阔论?宗教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掩饰虚伪的空洞仪式。随着我们对传统意识形态的信仰日益消减,人们转而寻求我们依然相信的源泉:故事的艺术。」
虽然把哲学、科学、宗教一带而过,更把对艺术的论述缩减到故事这一形式,但显然故事是不足以成为寻求答案的唯一途径的。
相比故事,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学问的体系更庞大,门槛更高,跨进去太累,人们才更愿意通过一个又一个粗浅的「故事」,去回答一系列人生问题吧。
毕竟,买书上课要花钱,看书听课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脑力。还不如关注几个公众号,收听几个微博,打开网页浏览几篇文章来得轻松简单。且,发现写得还不错的,一键转发分享到朋友圈,还能显得自己上进又有见识。
5
在无故事不欢乐的时代,没有故事的内容会显得单薄而无趣。到此,才发现忘记讲故事了。姑且讲个故事吧。
认识的一个人,喜欢养生,喜欢太极拳,喜欢天然宝石,喜欢美学……
不论他如何谈论养生之道,表演太极拳,他的大腹便便都毫不留情地出卖了他,注重养生又精通太极拳的人,会在三十来岁就让肚子大成怀胎数月的样子吗?
见到宝石,他会表现自己内行,并附带别人没他懂的态度。巧的是,我在一个以宝石加工业著称的小镇长大,耳濡目染,虽不精通但也略懂皮毛。他拥有的宝石都很普通,所谈论的见解实属浅显。后来知道我在宝石重镇长大,在我面前,他对宝石见识的表现渐渐收敛。
对于美学,听他说得最多的词就是「美」、「漂亮」、「好看」诸如此类任何人都说得出来的客套话或者实话,最专业的一个词可能只是「美学」了。除此之外,对美学领域的真知灼见,从未听他谈论过。而他把美学挂在嘴边的动机,可能跟他的设计职业有关。
他在朋友圈里谈论关于养生,关于太极拳,关于天然宝石,关于美学等等的内容,我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他不是特别懂,但他可能希望别人认为他懂。我可以礼貌性假装认为他很懂,但常识不容我欺骗自己真认为他懂。
思考,比分享更自私更有益,但不经思考的分享更自私更无益。我读的书少,你不要分享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