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特别注重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单元教学设计,陈美衩老师的“一中心,六环节”给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设计思路。什么是“一中心,六环节”?
核心概念:
多角度认识物质,定性认识化学变化。
六环节:
环节一:教材文本的内涵(学科逻辑)
环节二:基本理解(基于教师的学科认知)
环节三:基本问题(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逻辑)
环节四:活动设计(学生认知发展的呈现)
环节五:基本观念(学生建构核心概念中形成)
环节六:素养评价(基于课程和策略)
比如,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思维课堂,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为例:
(一)从挖掘教学知识的功能价值来看,
教学方式: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对比观察实验与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通过对“金属的性质”“溶液的知识”“酸(稀盐酸、稀硫酸)的性质”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从类属的视角来看待物质的能力,且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与CO2反应)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经历预测-观察-解释等概念转变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基于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巨大价值。
(二)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一: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发展学生化学思维
教学任务二:引导从化学方程式的角度思考物质变化的现象
教学任务三:引导从化学方程式的角度思考化学实验设计
教学任务四:梳理利用化学方程式统领知识结构的思维
读书心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通过对比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来开展实验教学,从个性上升到一类物质的性质。但是,我们却没有很好地从化学方程式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而陈美钗老师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建立了学生对物质反应的三重表征:宏观—微观—符号。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反应物、生成物,就是这个简单的意义有很多学生还没认识到,因此在这里可以再次加强学生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反应物反映物质的性质,生成物可以反映物质的制法。那么,对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就可以从化学方程式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习惯实验演示来验证,其实验证前可以让学生从化学方程式出发进行预测,然后再从方程式的角度来进行实验设计,反应物是否消失了,或者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这样学生通过该反应不仅仅掌握了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思路,还会建立物质反应的三重表征,并发现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和保存之间的联系,最终建立从个性到一般的对物质的认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