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下半部讲的是“行”,《先进》篇讲行要求表里合一,文质合一;《颜回》篇讲“里”,讲本质,讲“仁”,《子路》篇讲“表”,讲为政,讲为人处事;《宪问》篇再合讲,讲表里合一,可进可退,讲中道。
所以这四篇形成了一个系统,把下半部“行”的问题基本讲完,这种结构与前半部《论语》的结构是类似的,也是对应的。
下面几篇分别从国家层面、大夫层面与家臣层面,对孔子注重实践的思想进行探讨。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5•1孔子本人提出过足食足兵的观点,并非不谈军事,军事的前提是仁政,是足食。卫灵公国内没治理好,就谈军事,孔子委婉推辞,然后离开了卫国;
15•2在陈绝粮,但君子固穷,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15•3一以贯之,在自身修养上,是用这个道,在为人处事,国家治理上,也是用这个道。孔子坚守的是这个道。
15•4知道这个道的人很少;
15•5知道这个道,就无为而治了;前面《为政》篇讲同样的道理,譬如北辰,众星拱之;
15•6以道为依,去哪里都要以,所谓的一以贯之;
15•7以道为依,进退自如。坚守这个道,可进则进之,不可进则退之。
以上7章,讲了国家治理,大的原则,还是以道为依,以德为依。卫灵公只谈打仗,则是不行的,所以孔子委婉拒绝了,道 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