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也是从通往逻辑认识道路上不可减少的阶梯。
儿童通过绘画作品去感知、思维、评价他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刚入学的儿童可以通过绘画去编故事、画童话。这时他们的识字量很少,掌握的词语也是有限的,还不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他们的意思,这时他们可以用图画打开“画匣子”,描绘他们看到的真实世界和他们想象中的奇妙世界。
孩子们入学时的诗绘画作品,就是让孩子们借助图画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老师重点不是关注孩子们画的如何好,而是通过孩子们所画的内容了解到他们对诗歌理解程度,知道他们在思维认识上所达到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现许多优秀的孩子,也会了解到孩子的各种能力水平。(有的孩子卷面干净整洁,书写工整;有的孩子胡乱涂鸦,字迹潦草)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三四年级时他们可以用图画来创造性的完成书面作业。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窦桂梅校长分享的,他们学校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好,孩子原本想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老师发现她有绘画的天赋,就激发她根据老师提炼出的每单元的知识重点让她用漫画的形式去表达,借此以她自己能懂的方式来学习数学。三年的坚持,孩子从原本的内向自卑变得活泼开朗,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还出了书。
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王艳着老师更是以绘画和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讲数学问题。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数学知识。
这不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绘画在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了应有的地位。
而其他各科的学习也离不开绘画。
教师讲授过程中的简笔画能够对所学知识起到辅助作用,加深学生的认识。尤其是在数学课上用画图的方式解应用题,对孩子理解数量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