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元旦假期将朋友推荐的电视《天道》追完,也因追剧第一次出现导读课前没看书的情况,不过对此也无遗憾,追剧的收获也不小,所以就此“热气”记录点点自我的思考。
一、第一印象
如果没有朋友及朋友发的视频号推荐,可能看了第一集就不会看下去,首先从画质来说,这部剧的画质不是特别能吸引我,可以说少了些质感,其次只以倒叙的方式终究是缺了些悬念与想象,一开始没几分钟就定格了结局,极度压缩了想象空间。
二、为何追完
虽然想象空间被压缩,开篇即定局但依然全剧无倍速看完(不知从何时起追剧进入倍速模式),除朋友及朋友发的视频号的推荐外,主人公丁元英与芮小丹的处世艺术也是让我无倍速追完全剧的另一原因。
三、处世艺术
(一)文化
感觉剧中丁元英说得最多的一是“文化属性”一是 “客观规律”。听到和看到“文化属性”大脑反应出“这个是我的知识盲区”,要不是和剧中芮小丹一样不理解可能还得花时间去查阅。按照丁元英给芮小丹的解释(其实是给我解释),文化属性决定个人命运,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掌握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你就是神,在世间你就能无往而不利。
这也再次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觉得像我这样没文化的人如果再倍速估计也就彻底的什么也看不懂了。
(二)眼界
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清华大学较授柳冠中曾说:“眼界决定宽度、格局决定高度、观念决定未来”。
眼界是什么?眼界不是视力,眼界是视域,是视野,是我们思想认知,而不是凭感官。格局要高,格局高才能登高望远,我们才知道未来。
剧中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人退股及肖亚文接手“格律诗”掌门人也充分说明眼界决定高度。退股者因视域与视野的局限倒致感官占了上风让他们错失机会,没有对比则没伤害,再看肖亚文也因眼界成为公司一把手。当然眼界背后也还有对丁元英的了解与信任。
(三)贪欲
刘冰的结局归结起来就唯利、贪欲,如果贪欲少些就不会印证丁元英说的:“让贫困的人扒上井口看一眼,会不会让他们得上不治之症。”刘冰得了。
叶晓明和冯世杰虽然眼界小,但算是光明磊落,有一说一更少了刘冰的贪欲。人心不足蛇吞象,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贪欲,走向了绝望。他的结局给所有普通人(也包括我)一个忠告,扒上井口看一眼的同时要能看到井中映射出的自己的位置,提早免疫。
四、互相欣赏
主人公丁元英与芮小丹因互相欣赏优点为爱牵手,但在世俗标准里,丁元英比芮小丹强太多,虽然芮小丹爱的是丁元英的品格灵魂,但她无法忽视这种实实在在的阶层上的差异,芮小丹与丁元英的对话:“元英,别让我觉得女人一脱裤子就什么都有了,给我留点尊重。”体现了内心深处的自卑。她一面爱的轰轰烈烈,一面维护着敏感的自尊心。
剧追完了,人物写了,思考记了,写完了吗?没有,思考很肤浅?当然,我就一普普通通的人,参不透的太多,更参不透生死,还是只有资格死皮懒脸的活着,且只能活的随心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