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两件小事引发了我对于规则的思考。
1.上周游学约定出发时间是8:40,园区门口集合时间是9:00。大部分家长守时,个别家长接近9点时电话来告知已到附近小桥边,重复告知9:00集合。家长反手一个电话告知带班老师,我这边答应等了~~结果是最后为了不影响大部队的行动,我单独在检票口查不多等到9:30。
2.本周游学镇江,考虑到以文化主题的游学,由父母带着在安全和引导方面比较适合,一律要求祖辈不单独带孩子。有部分家长没有看清楚要求,提出奶奶或者外婆外公陪同,经解释后接受规则,还有个别家长反复强调自家奶奶的优秀,没有问题~~
对于规则简单的解释就是制定出来供集体遵守执行的条款。往小处说可以是一项活动的说明,既然要参加就说明是要尊重这项规则并且执行的。再往外扩一点可以是一个家庭约定俗成的家规,可以是一个组织的制度,更高层次可以是政府机关甚至于国家的规章制度。
规则的遵守是建立在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所有的个体都执行的同一个标准,是对他人和集体的尊重,因为对外的这种尊重,同样也会赢得外界对自己的尊重,也就是你人品和道德修养的建立和修为。同样规则的遵守可以让社会更和谐,让组织行为更有序。与此同时,尊重和遵守会让个体更谦卑,带着这颗谦卑的心,会让心灵得到更多的成长,智慧得到更多的长进。
如果藐视和践踏规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短时间内或许你会因取的你所认为的胜利沾沾自喜。但是作为一个家长而言,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一种无声的语言:
1.权威是可以挑战的,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结果就会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可以打折扣的,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是可以想办法去钻空子的,长此以往的结果还用赘述吗?
2.对权威部门,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也是界限,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没有了这个敬畏之心,学习不会全力以赴,工作不会尽心尽力,试想人生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3.也许你的孩子是是非观比较明确的,那么你的这种行为会在孩子的心理种下一颗种子,那就是你这个人是虚伪的,不值得尊重的,青春期的阶段他(她)会鄙夷你,所谓三观不正就是这种表现。
4.最严重的结果是孩子到最后是反社会的,比如李刚,药家鑫之流。
所有的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都是危言耸听,下危机的,而当事情一旦发生的时候又会后悔莫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刻记得:教育是条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可走,作为家长而言最好的家教就是以身作则,做最好的自己。而我们对孩子引导规则和界限只需要问问自己:是否会伤害自己(身体和精神),是否会打扰他人,是否会破坏环境?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具备爱的能力,更具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