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度,生命无常,这是一个沉重却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
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其实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即使经历过至亲的离去,对死亡的恐惧让我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但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的悲剧——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
但是我在外公外婆身上学到了许多关于衰老的哲学。即使我们都不愿提起这个沉重的话题,但他们还是与我有过几次关于死亡和衰老的对话。人要服老,对生命永怀谦卑和敬畏。同时也要向前看,在孙辈一个个长大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选择更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唯一的希望,就是安详坦然地跨越终点。
这周外公让我爸爸给他买了乒乓球桌,老两口下雨天不能出去散步就在家打乒乓球。看着他们孩子一样的笑脸,发自内心的开心,大概这就是真的生活吧。他们在自己的家里,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必将就谁。他们有着自由的生活。
我也想到了姑姑、舅舅、奶奶、阿婆在生命的尽头所经历的种种,求生的欲望、不愿放弃生命的抗争、无能为力的悲苦,以及痛痛快快的告别。那些在生命尽头的纠缠,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也是我现在开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因为有了一些关于衰老和死亡的经历和思考之后,就不可能再回到从未思考过死亡的状态。
我不敢想如果有一天外公外婆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他们还这样快乐。我在看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我心里,他们永远健康,永远睿智,永远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最坚实的依靠。在他们身上,我从来没有感觉过老之将至的无奈和抱怨,他们总是享受着每一个当下,对子孙给予恰当的支持和指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最近一两年经历的种种人生转折,我也意识到自己慢慢开始越来越在意家人,亲密的朋友,存在于我生活中的重要的人。今年我开始列重要人物清单,我开始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一次次对死亡边缘的试探,让我开始觉得未来并不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在我下一次进入人生至暗时刻,想要放弃自己之前,我把关注点转移到当下,转移到日常点点滴滴的美好和感受上,转移到最亲近的人身上。
我想要我自己,以及我爱的人,都能够无需牺牲自己的忠诚和真我,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完一生,包括如何死亡,以及死后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