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谁你就成为谁,这是对我们参加乡村英语教师成长计划的老师最好的诠释。
遇到了严厉的张老师,我成了要求苛刻的老师。 1:老张爱抠字眼。2017年乡村英语教师培训第二周作业是写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英文书介绍,我自认为以前读书不少,还写了不少随笔,很容易过关,所以那次我是第一个交作业的人,写的是《Gone With the Wind》,自然我是第一个被毙的人。老张说了,感兴趣肯定是没读过的书,读过的书不叫感兴趣,那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今年关于学发音的作业,限100字,不知有多少老师死在100字的枪口下,尚存勇士14名。在老张的训练下,我也特别‘’抠‘’,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写出所给出的信息,字数一般要求80字,少于或多于一律低分。 2:老张爱较真。三大赛事的作文,学员们大面积跳坑,就因为句末是否空格的问题。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影响写作水平,但在老张那里就是大事,马虎不得。后来我自己出试卷,也总是注意这个问题。对学生的作业,我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书写的规范: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的间隔距离。
3:不近人情,不留情面。2018年7月17号学语音一课,一位马老师上线,老张让她读一段文字,他问:“这里有您不认识的单词吗?”“那您翻译一下。”“那您都认识,为啥翻译不出来?”“那你是不认识了。”看看有多毒舌!隔着网络,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尴尬的味道,但正是这种压力,我们才能进步,也正是这种压力,我们被吸引。在课堂上,我也会发连续发问:你读懂了文意吗?你说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不知道,那么你是没读懂吧?再读吧。看着学生一脸懵样,觉得自己特有办法。7月20 号第四期如何教语音,上麦的老师说想考雅思,张老师就问他雅思的缩写和全称,老师答不上来,老张直接两次说:那你别考雅思了。完全不近人情,不给老师任何情面。在老张那里,没有任何退路,没有自尊,你就直接承认自己的不足吧,然后收拾好心情,继续前行。
遇到体贴、宽容的老张,我也应该变得宽容。去年的口头作文,老张要求不能下来,也不能背诵。为了追求流畅度,很多老师写了还背诵了,但逃不过老张的耳朵,但他也怕冤枉一部分老师,说了如果真没稿,可以申诉,然后就有一部分老师申诉获得了学分。今年的如何学语音的作业,有限100 字的要求。因为去年吃了字眼的大亏,我今年特别小心。讲课时老张说了:我就是删了,你有证据,有截屏吗,还幸灾乐祸的笑了。我正好是字数不足100字,被删而且还截屏了的那人,所以在微信群里纠结着自己的心事:不申诉不心甘;申诉失败又被虐一次。徐丽君老师安慰我:老张删帖自有老张的道理,下次咱再努力。
但老张认为我要是心不甘,就发截屏去探讨,老张是宽容的,而且也是善解人意的。我受到了鼓舞,豁了出去,发了。
然后老张指出我的作业存在着逻辑的问题,没分清是的观点还是我的感受。他还由此告诫我们:学生不明白来龙去脉的东西是难以接受的。
以后教学中我应该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才能 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学生如果对自己试卷分值提出质疑,我也会给他们再仔细看一遍的。
老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也变得是有爱心的人。在cctalk 平台上他是第一讲师,传播他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在微信群了,他是答疑者。我们在教学中、习题中遇到解决不了或是争执不下的问题,都抛给老张,在他那里寻求依据和权威答案。
我曾经在微信群里发了 我校举办的口语大赛的一个学生的演讲,啥也没说,不给其乞求张老师评点,希望英语老师们能给点指导。没想到老张第一个给出点评,我接着把信息反馈给学生和他的家长,家长非常感谢,说我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愿意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其实张老师才是。
某一天,突然看到这句话:“你遇见了谁就会成为谁!”我觉得形容我们现在的这种胶着状态再好不过了,我们都这走在成为‘’那个谁‘’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