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讨好型人格,自己总会忍不住的去讨好别人,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后面。
这是我之前所依赖的生存之道。
从帮助别人身上感觉到了自己也是被人需要的,这算的上是一个奖赏,而触发的这个机制的暗示就是别人的求助。
于是,不知何时起,我逐渐习惯于去讨好别人。这件事仿佛是令我开心的事。可在这个过程中,别人对于你的求助过于频繁,说得不好听,不过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
高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人,我要想适应这个环境就必须去找人一起,这样我才能够去适应这个环境的规则。
这个朋友她初中就在这个学校,加上父母又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这个环境对她来说,太熟悉了。当时,是因为和她一个宿舍,所有才慢慢熟悉起来的。其实当时我们就不太对等,她有着对学校全面的了解,而我对此一无所知。为了要尽快熟悉这个学校,我就只能去依附她的认知,作为这个交换我为她做一些事情。
在后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在这段关系中,我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多大的差距。
最近的一次联系是五一假期,她想约我出去玩,但我因为自己有了安排时间有限,希望可以时间短一点,但她只是通知我要陪她去夜爬山,但我本人是极其讨厌爬山的,而且还有恐高,所以我拒绝了,对话以她给我发了两个死亡微笑终结。
如果放在之前,我可能会去花很多时间哄她,但现在我不想了,因为我有自己的生活,而且我不觉得我的行为本身有什么问题,何必还要再去内耗自己呢?
当我跨出这一步时,发现自己心态很不错,不用再去压抑自己,让自己过得不开心了!
成长的意义在于打破旧的认知,把自己迭代成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