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选了李继宏版本的《傲慢与偏见》,此前与他“接触”是《小王子》和《追风筝的人》,在欣赏他高超翻译技术的同时,对他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很是佩服。这次的《傲慢与偏见》,几十页的注释让我看到了一个从前没有想要去了解过的十八世纪的英国。
18世纪,世界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欧洲开始与东方通商,启蒙运动兴起,民主思潮燃起,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殖民活动开始。18世纪,英格兰与苏格兰和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英国从此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经济快速增长,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业革命开始,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还是当时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对比18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幅员辽阔,农业手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破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傲慢与偏见》诞生了。在这里,我想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几件有意思的事儿。
一是阶层制度。英国的阶层制度等级森严,血统、家族、财富等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当时借助资本主义扩张积累财富的一批商人,虽然可以捐钱获得爵位和身份,但同真正的贵族相比,仍然是收到歧视的暴发户。比如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对周围的人颐指气使,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仅仅是因为她富有,还是因为她贵族的身份。什么收入的人有什么样的权利,什么身份的人可以参与什么活动等等,在当时都有着具体的规定。比如狩猎这一行为,必须要拥有年产值收入100英镑的土地,或者租赁年产值150英镑的物业。这对于普通平民来讲是很难达到的,小说里讲到,作为中产阶级的家庭教师的收入仅有每年25英镑。所以作为士绅以上阶层的人,日子过得相当奢侈,可以穿上等绸料,吃反季蔬菜,养1-2辆马车,家中雇有佣人和塾师,每日早上10点才吃早饭,用看书、散步、聊天、舞会来打发时间,单是餐厅就分为早餐厅、正餐厅、夏季餐厅等等,时不时地还出去进行一次并不便宜的旅行,而经济来源是地租。我不禁想,他们的财富从哪里来?他们这样会不会造成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局面?剥削,是我贫瘠的大脑中第一个想到的词语,他们剥削普通劳动者,殖民印度等其他国家,攫取巨额财富,用以支撑他们奢侈的生活。至于贫富差距,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如果一个主人能够对被雇佣者报以同情给予帮助便是最大的善良了。
二是继承制度。与中国古代相同,18世纪的英国非常重视男子的血缘声望,于是除了长子继承制还有限定继承制。没有儿子的家庭,女儿也不一定能得到平均分配的财产,血缘关系最亲近的男子就可以渔翁得利。就像科林斯,总期盼着本尼特先生早早死去好继承财产。这种继承制度使得女性极度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拥有财富的家庭,只能依附于自己的丈夫。于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适龄女性甚至是还未成年的女孩总想把自己嫁出去,为什么女孩对一些有钱的绅士、伯爵公爵趋之若鹜。小说中伊丽莎白的两个妹妹常常去镇上和军官玩耍也证明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尼特太太急于让自己的女儿出嫁,找到今后的人生保障,似乎变得可以理解。
三是婚姻制度。结婚应该是庄严而又神圣的,当时的英国,结婚要登报,离婚要通过国会的首肯,西方的婚礼誓言与宗教息息相关,应该是足够认真的。然而在继承制度的基础上,婚姻可能只是男人需要一位太太,女人需要一个生活保障。比如科林斯与夏洛特,不仅极速订婚,还极速结婚。作者深刻刻画出了二人的感情,就像:“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玩意儿,一点都不稀奇;男人,不过一件消遣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与和科林斯一同外出参加活动相比,夏洛特更喜欢独自在家享受时光。女主角伊丽莎白则反对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说明那时候的女性也渐渐开始觉醒,不把自己困在婚姻的囚笼中。由于当时结婚几乎是一辈子的事(据李继宏考证,1700-1799年,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只有131对夫妻离婚),本尼特太太觉得只要女儿得到一个看上去“门当户对”的丈夫,那就了却心愿了。
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英国女性的地位、自由度和社会对女性道德情操的要求比中国女性高的多,但同时期文学作品中都在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可见,爱情在当时的确是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