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去到最近很火的鹅岭二厂文创公园,第一次参加了混沌大学重庆分社的线下课。这次的主题是“动态股权设计”,关于“如何分赃”这件事,我还蛮感兴趣的。
分享者叫A叔,虽然叫“叔”,但其实是个很年轻的人,二十几岁就能负债过亿,又能在短短四年之中爬起来,而最吸引我的是,他封自己为「创业者的哆啦A梦」。
选择有潜力的项目进行创业孵化,孵化到一定程度,再选择不错的自己先投,然后拉着圈内人一起投,后续再退出,如此反复。
创业的形态未来会越来越多样化,每个人其实都在以不同的状态投入到创业潮中。所以,无论你现在是不是“创业者”,都值得花点时间,了解一些关于创业的事儿。
这次线下课的内容,是基于:假设你已经有了一个复合商业逻辑的创业方案,如何做BP?如何约见投资人?如何设计股权分配?
我把A叔近3小时的分享归纳为四个主要内容:
创业的基本逻辑
融资的行动技巧
股权的设计方法
创业的心法
@
@
「创业的基本逻辑」
搞清楚创业的逻辑,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创业?创业到底是要做什么?
创业就是成长,是要去更新大脑操作系统,通过成长让提升认知,更能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才能成为佼佼者,才能跑得更远、踏得更稳。
所以,创业就是带着一群人共同成长。
很多人说到创业,第一步就是去注册一家公司。如果你也这么想,那真的需要参照这份清单好好 Check 一下。
这份清单一共包括三部分:创业准备;发布产品并建立公司;融资、与投资者打交道以及退出计划。
第二步是每个创业者的本职,这里只说第一、第三步的建议。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一大步中的第一小步:将你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商业模型。
你的 Idea 是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需求?是否具有真实的商业价值?底层商业逻辑是否真实有效?
如果都是Yes,接下来要说的才有意义。
@
@
「融资的行动技巧」
1、正确约见投资人的第一步?认清自己的轮次
有了一个好项目,想要找人投钱,第一步不是谁有钱就去找谁,而是要认清自己到底处于哪个创业阶段,搞清楚应该找哪类投资人要钱。
种子期,亲朋友好友凑50万足以,核心不是融资而是做好产品和市场。天使轮往后,就要搞清楚哪些投资公司重点投哪一轮,别找错对象浪费了时间。
2、如何销售自己?做好一份合适的BP
BP就是商业计划书,也是创业者约见投资人的简历。个人在求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制作不同的针对性简历,BP也需要应对不同的场合制作多种版本。
120秒版:
适用于随时随地口头简短自我介绍,包含我在做什么,项目内容、愿景和商业模型等。
5分钟版:
适用于书面的简版自我介绍,发送给投资人、合伙人,突出重点信息即可。
10分钟版:
适用于路演,为了吸引投资人做后续约见,不用事无巨细,也不要超过12页。
30分钟版/2小时版
约见投资人详谈时使用,时间紧迫的用30mins版,时间充裕的用2H版,需要包括经济效益数据、财务模型等。
对于BP,不用把所有细节全盘托出,信息要一点点的给,慢慢勾起兴趣,就像撩妹一样。还有,投资人一般只看3页:P1、P2、P末。建议:
P1:突出我是谁、亮点、愿景、Slogen等
P2:项目价值的1页纸总结
P末:留下醒目的联系方式
4、BP VS 商业画布
BP其实不是给投资人看的,而是给投资人的助理和自己看的,比BP更重要的是,做好项目的商业画布,一张画布,一目了然地击中投资人的内心。
5、像谈恋爱一样契而不舍,说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
@
「股权的设计方法」
股权的分配是对股东的 KPI 考核,类似于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首先,需要约定好分配的比例,比如按认缴资本股比。
其次,需要设定好里程碑,即一步步达成了哪些业绩之后能得到多少比例的激励。
再其次,根据“多劳多得”量化大家的贡献价值,按比例分得奖励。
接下来,约定具体的兑现时间,及时兑现奖励。
最后,一定要签回购协议,经营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千万别随随便便、稀里糊涂地把股权给稀释掉。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要做好股权回购的准备,创始人被踢出局的故事太多了。
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会比较复杂,还需要考核多种情况,比如联合创始人主动提分手,或者自己想辞掉联合创始人,再或者合伙人离世等等。
@
@
「创业的心法」
在分享的最开始,A叔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如何对别人比划“人”字。
不少人(包括我),一开始都是左手实质在上,右手食指在下,交叉支撑着。在自己看来确实是“人”,在别人眼里却是“入”。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从自己的眼中看世界,“换位思考”的道理都懂,但无意识间仍旧是以自己为中心。
A叔给出的第一个创业心法就是不要给自己为做,而是为别人而做。
讲到中间时,A叔又让大家抬头看天,用手指沿着顺时针画圈,然后逐渐将手螺旋下降到肩膀下。这时会发现,手的动作并没有变,但顺时针已经变成了逆时针。
这是第二个创业心法,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的阶段、场景下出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创业动作要考虑动态环境的改变。
第三个心法是竞争没有价值,垄断才有价值 。
好的产品不用担心拉不到投资,从人性需求出发打磨优秀的商业产品,才是关键。
要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把它做成细分领域的垄断,成为明星。不要只盯着重庆,要看到更大更远的市场。
最后,祝大家都能设计出自己的好运!
Good Luck!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