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行脚”是自我修行的一种磨练,行脚途中风餐露宿、收埋生灵、打坐念经,无我、自在、遍尝人间苦,在行走的路上播撒了善的信念。无上甚深为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僧人用朴实地方法实现着内心地善;
善的对立是私,私为恶之源,由私而胀,胀而不满,满而不足,故多铤而走险之人,是为无善,无善便无德。
无善无德即做苟且之事,以次充好,欺良坑田,为己私欲不择手段,为社会所不齿,想起央视的公益广告:“你在乎得利,而我在乎你的钱”,
人,可以穷,但要有骨气;人可以懒,但是要有善念,不为德报只求心安,人活天地间,生命的每一天都是行走的修行,善,是念,念,是付出,付出得到的才能走得远,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懂了才能看到一花一草的微笑。
二战时,艾森豪威尔为救一对老夫妇于危难,改变了行车路线而躲过了一次暗杀,一个善念改变了二战的历史,更成就了有善念的人。现在社会弘扬正能量也是亦然,让更多的人在行走的路上能够看到一花一草得微笑,让行走的路上有更多美丽的风景,多一些善少一些恶,让行走更加的轻松。
用行走修行,用善心温暖,用善念呵护,用善行感染;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丁酉年 建梁写于3.15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