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对方的的回答没有错也无法反驳,但回想一下,其实他什么也没有说。
比如,你问同事:”为什么你总臭着一张脸?“他回复:“因为心情不好啊。”心情糟糕通常会反映在脸上,心情差≈臭着脸。他没有直面问题,而是换了一种对问题的描述作为对你的回应。其实,你真正想问的是“为啥心情不好”,而对方的回答是在重复说“是的,我心情不好”。好吧,聊天到此为止。
换个表达方式重新讲一遍,以此作为解释,这叫“重复命名谬误”,简称“命名谬误”。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不想说或没有能力解释清楚,但不得不说点什么的时候。
比如,你说“颜值是种优势。因为长得好看的人往往比其他人做什么都更顺利一些。”你说的第一句话是看法,第二句话就犯了命名谬误,因为你的解释在重复第一句话,没有给出任何新的信息。你可能想强调第一句的观点,也可能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你用来支持观点的理由是句废话。
当然,我们平时聊天大多数都是在说废话,没有在分享看法,也没有传递信息。这也是我们有时觉得与某些人在尬聊或与他说话无聊的原因。
认识“命名谬误”有两个作用:1.鉴别别人言论里的含金量;2.检查自己说的是看法还是废话。
记住,看法是借由表达给出新的信息,是言之有物的。而废话就是把相同的内容颠来倒去的说一遍,把时间或问题打发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