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我的故事,今天来说说我的观点。30岁读书晚不晚,我觉得关键还是看决心和目标。
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有读书的习惯,会是什么样一个契机促使他30岁突然想读书了呢?这种突如其来的想法究竟有多强烈?这种强烈程度是否足够刺激他真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养成读书的习惯?
这是一个初始条件的问题,知乎上也有很多人围绕这一点阐述了很多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习惯的养成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一个强烈的动机。但同时,习惯的养成其实又很容易,就是不断重复直到养成为止。
问题在于你真的“想”读书吗?你为什么想读书?你想读什么书?有人可能只是一时羡慕别人的优秀和自律,草率地立了一个flag;有人因为职场需求,被迫阅读相关书籍;有人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类书籍,享受快感;有人只是为了面子,妄图拿一些书来包装自己。
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和热情,是没有办法一直坚持下去的。如果没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没有对知识的渴求,没有超越自己的信念,没有拓展认知的眼界,那么也只是在你的舒适圈里打转。
30岁可能确实比较容易形成一个自我的禁锢,从而很难跨越思维的局限去接触更广阔的领域。然而,就算是从小就喜欢读书的人,如果从某一时刻开始自我满足了,也开始窝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了,还不是一样的吗?不过就是他的舒适圈比别人的大一些,但是都不再成长了。
那么,你是否愿意为了走出舒适圈而读书和学习呢?你是否愿意定时地清空自己,不断地挑战自己,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