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我们,愁苦与烦恼往往建立在学业之上。很多时候,我们把分数作为至高不上的追求。可是,纵然“梅花香自苦寒来”熟读于心,但学业终究是学业,置身于学校,就永远看不到围墙之外的那般残酷。
十年寒窗,卸下了学业的压力,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可是,大学,远比我们想象地要自由得多,也轻松得多。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苦思冥想的往往是“如何打发如此海量的时间”、“如何让自己忙碌起来”和“如何找到未来的方向”。如今的我回想起来,竟有些怀念那段无所忧虑的岁月。
一边在寻找,一边在失去。大学的时光匆匆易逝,还没等自己好好感受,就不得不在一年接而一年的续交学费中来到了大三。然后,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身边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考研的开始占位,找工作的开始投简历,唯独自己举棋不定,仍然一如从前找不到方向。看着别人忙碌的身影,再看看无所事事的自己,一时间,我开始慌了。
再后来,往日的同学创业的创业,工作的工作,从政的从政。毕业数年之后,曾经称兄道弟的死党一个接连一个地娶妻生子,事业有成。就连班里最不起眼的同窗,也在一片惊讶声中实现了“咸鱼翻身”。如今的他们,一改昔日的稚嫩,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爬。
“时隔几年,怎么忽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差距?”看看他们,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不禁这样问到自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听到了歌手许巍的新作。倘若这世间,庸碌无为的人们,听到这肆意的悠扬,是否能够打开冰封的自己,继而重新审视眼前的生活——“我是不是在得过且过”?
有的人,早已苏醒,而有的人,依旧沉睡。
曾经和不少职场人有过交流,有不少对其工作报有这样的态度:“我呀,不求什么升薪升职了,做好分内的工作就足够了。”“现在的就业压力那么大,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只拿底薪也挺好啊,干嘛为了那么一点奖金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的确,你可以可以勉强地活着,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可以说服自己,重复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可是,放弃了高的期望,“熬”便成为了一种惯性。而当“熬”成为了生活的常态,纵使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降临,也徒留空叹和惋惜。
突然想到一段话:“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日子。同样,你也可以得过且过,浑噩度日,可当你回望时,是否有过一丝羞愧和追悔?
如今的人们,大多处在社会之中,有期望,有嘱托,有责任。那种曾让先人仰慕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如今看来更是一种奢望,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既然生活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那么,“苟且”就不再是懒惰、消沉。迷惘的理由。所以,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得过且过的自己。
不想做第一,永远只是在‘混’。“第一”一词,不在于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而在于追求什么样的目标。给自己设下一个高的目标,一番努力之后,即使未及所望,结果也不会太远太差。当然,也不致于扼腕叹息。做过销售的朋友都知道,给自己设下高的目标,目的在于激发内在的潜能。比如这一季度上级给自己设下的销售额为40000,有了这个目标之后,你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即使没能达到,也会十分接近40000。一个公司也是一样,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努力成为市场的佼佼者,而不是原地踏步。有了“第一”的目标,员工有了激情,公司有了活力,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
很多时候,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竟然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下,变为了触手可得的现实。怕的是,懒惰成为惯性。数年已过,能力没能提高,机遇没能把握,当别人在天上飞,你依旧麻痹沉睡。
有的人,“坐吃等死”已久,生活也鲜有趣味和生机。用一句“间歇性凌云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形容这类人再确切不过。三分钟的热度唤不醒一个沉睡的人,更唤不醒一个人装睡的人。
生活本应属于远方,就如歌词所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即使走不远,也要学会读诗,学会充实。
在青春的岁月里,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愿你我都能在青春的岁月里熠熠生辉,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