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改革
在经济上,商鞅的变法措施主要有这么几条:第一条,废井田,开阡陌。政府允许人们自行开垦荒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按照占地的多少来负担。这也是商鞅变法措施中最具革命性的一条,它使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从国有转向了私有。原来土地是国有的,由天子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大夫、卿、士,一级一级地往下分,但是所有权都是周天子的,所以才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现在一变革,情况发生了大变化。土地成为了一种商品,可以自由买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具革命性的一个变革,它极大地鼓励了农业生产。
第二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中国古代向来有重农抑商的传统,一直到清朝末年,这种传统才被打破。人分士、农、工、商四等,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一直到现在,咱们看谁经商发了财,仍然觉得他是个奸商。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其实,如果商人不轻别离,他拿什么养活一家子人呢?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重农抑商当然是不对的,但当时的情况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产出不足,所以推行这种政策,可以鼓励农民垦荒种地。而且先秦时候的商业主要是以奢侈品贸易为主,跟老百姓的生活关系不大。那时候要想富国,粮食生产是最大的衡量指标。所以在当时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是有积极作用的。
第三条,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积,衡是重量。在当时,统一度量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为了富国,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刀刀见血。
二、政治改革
在政治上,商鞅的变法措施更有独创性,彻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这方面,商鞅的功力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吴起和李悝,为秦国将来统一六国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当时官职都是世袭的,天子是世袭的,诸侯也是世袭的,连各级官职都是世袭的。你要想在周朝为相,就必须得是周公的后代,所以出身不好的人永远没戏。到了商鞅这儿就全变了。宗室贵族的长期饭票从此作废。想当官怎么办?拿命挣去,上战场杀敌立功。
第一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秦朝的爵位从最高的彻侯到最低的公士一共二十等。这二十等,一到八是民爵,九到二十是官爵。那么,民爵这八级怎么升呢?战场上斩一个脑袋爵升一级,所以直到今天,咱们都把脑袋叫首级。这对普通百姓人家来讲,简直是一大福音。只要上战场杀敌立功,就可以成为朝廷命官。同时,爵位一升,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土地、房屋和耕牛。大家伙的战斗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自然大大增强。秦军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成为了虎狼之师。秦国士兵上战场时,已经看不见敌人的脑袋了,看见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后来,由于携带着立功凭据——一个个敌军的人头,打起仗来不方便,所以秦国军队就不一定非要凭首级报功了,凭敌人的右耳就行。每打完一场仗,敌人的耳朵都堆积如山。跟这么一帮不要命的人打仗,谁是对手?不过,也正是这个制度的推行,为商鞅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他把这帮宗室贵族的饭碗都给砸了,别人也得找他拼命啊!这是商鞅政治改革的第一条措施。
第二条,改革户籍,以民编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秦国百姓变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百姓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一家有罪九家告发,隐匿者与叛国同罪,告发者与杀敌一样受赏。这样一来,整个秦国就变成了一个警察国家。同时商鞅规定,客商士子没有官府凭证,旅店不能收留住宿。也就是说,凡是没有身份证的,没带介绍信的,都不能在旅店住宿,否则店主也要遭殃。
第三条,推行县制,把具有分权味道的分封制,变成了具有集权味道的县制。商鞅在秦国设了三十一个县,县令主持县政,县丞辅佐县令,县尉掌管军事。县下再设郡、乡、邑、聚。这个制度与废井田、开阡陌堪称绝配。以前贵族的封地是世袭的,封邑里的事儿国君管不着。现在,县长成了国君委派的,国君看他不顺眼就可以一脚把他踢走。这就把原来分封的土地,集中到了国君的手里。在文化领域,商鞅的变革是“燔诗书而明法令”。把诗、书和各家学说一把火全烧了,一律以法为教。这项制度的推行,对于秦国的强盛虽然有作用,但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却是一场浩劫。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也是打这儿埋下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