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自力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过说完话就后悔的经历。
有些人说,没什么后悔的,要么就别说。道理我也懂,可是,有些话一旦说急了,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吐不快,吐了别人和自己都不快,这么闹心的事,谁都不愿意。
01
我母亲一直住在老家,非常勤俭,舍不得浪费一点点东西。我们有了二孩后,今年把她接到县城跟我们住在一起,她也把节约的好习惯一并带给了我们。
母亲从来就舍不得倒掉剩饭剩菜,我们多次告诉她,隔夜的饭菜有毒,吃了对身体不好,她马上说村里的哪个哪个一直吃,身体硬朗着呢。这个还好说,尽量少剩些饭菜就是,要么洗碗时趁她不注意偷偷倒掉。
能不用电时绝对不用电,这是母亲多年的习惯。看电视吧,关着灯,新添置的冰箱呢,用时就插上,不用就拔下插头,说了多少次,不管用。
有一次,母亲去洗澡。我在书房看书,半天了没见卫生间开灯,也没啥动静。我立马一惊,不会是她跌倒了吧。赶忙喊了一声,母亲说没事,快洗完了。
“你怎么洗澡不开灯啊,地面那么滑”,我咕哝了一声。
“我看得见,开灯费电啊。”
“你又不是不晓得,几多老人在卫生间摔伤了”,我语气明显不太好,“你不听话,摔伤了你自己上医院去!”我甩出这句话,就继续看书了。可是,我马上后悔了,老人家不是想为我们节约点钱嘛。
手里拿着书,却再无心思看,我的话一定伤着母亲的心了。母亲没说什么,洗完后就去睡了。我在书房里,内心无比内疚,母亲年近七旬,还为我们帮忙带孩子,也挺不容易的,而我刚才那样说她。哎,想想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如果能把话收回,换种方式和语气去说,该多好。不错,我是担心她年纪大摔着了,但话不是那样去说,伤人心啊。
第二天,母亲照样起了个大早做早饭,像没事一样。我跟母亲道了歉,“多大的事啊,你也是担心我,我以后注意就是了”,母亲笑着说,“天下还有娘跟孩子记仇的不是?”
娘不记孩子的仇,孩子却记下了心中的悔。再跟母亲说话,我都尽量委婉一些,和气一点,生怕伤害了老人家。
我们总以为,对自己的家人,没必要堆上笑容,没必要捡好听的话去说。其实不然,我们能对陌生人赔上笑脸说些好听的话,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的亲人呢?
02
我在当老师时,当时年轻气盛,管理着班级,从早到晚跟学生呆在一起,有时面对调皮的同学,气不打一处来,说话就容易带着火药味儿。
我总记得一件事,一直在脑海里磨灭不 了。
我带着初三毕业班,即将中考,每天都像打仗似的,时间太宝贵。吃过晚饭我就去班上了,站在教室外督促学生进教室复习文科,比方说政治和历史,突击训练嘛。
临近毕业,大部分学生都很自觉,吃完饭就跑进教室,大声背起了书。我发现后面一排还有两个座位空着,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那两个学生。我到阳台上向操场望去,正好看见她们俩,边走边打闹。更为可气的是,快走到教学楼下,两人又追追打打地跑远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俩人终于姗姗到来,看着我铁青着脸,自觉地在座位上站着,没敢坐下去。
我也不是个脾气特别大的人,毕竟是孩子,本来打算批评几句就算了。没想到我还没走到她们身边,她俩却先大声地笑了起来,全班同学都望着她们,然后集体转头望着我,刚才还人声鼎沸的教室,突然一下安静下来。
这一下把我激怒了。“这么紧急的时刻,你们俩还有心玩,还有心去笑?”我语气严厉地批评着。
“又没开始上晚自习,我们又冒做错什么,就是迟到了一会嘛!”其中一个女生嘟着嘴,满不在乎地跟我顶撞着。
“你跟我出去!”我声嘶力竭。
那名女生就出去了。我以为她像其他同学一样,站在教室外接受惩罚,不曾想她出了教室的门就往楼下跑。我愣愣地站在教室里,满肚子的气,突然意识到伤了那位同学的自尊了,想去追她回来。
“你给我回来!”我朝着她的背影喊着,这回没像我刚才让她出去那样听话,她头也不回地跑下楼了。
我慌了,一边到教室稳住场面,一面私下让几名女生去找找看。在忐忑中,学生告诉我,那个女生不见了。
我几乎发动全班同学去找寻,学校旁边有条大河,后面是个大水库,附近还有条省道,出了事真不得了。无奈之下打电话叫来了家长,一起去找。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找到,我差点崩溃了。
最后,还是她妈妈坐在水库大坝上哭,那个孩子才从水库旁边的油菜地里钻出来,母女俩抱头痛哭,搞得我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安慰,感觉自己像坏蛋一样。
安顿好学生,安抚好那个女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我感触很深,就是一句话的事,没好好说,不经过大脑就直接拿出来,就很有可能伤人。
有时,语言才是一把最伤人的利剑。
03
人与人之间,靠语言来进行沟通,不管是因为工作,还是生活,有事好好商量,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逞一时的痛快,说出那些让自己肠子都悔青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