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计划中写道:参加了高效阅读营,挑战一天一本书计划。
我以为自己不能完成,结果我竟然坚持下来了。顺带着养成了写坚持写工作日志的习惯!
阅读营要求每天看一本书,每天看什么书可以自己确定。根据最近目标,写下了计划:
第一周依旧是阅读主题书籍,完成自己年初制定的计划。
在这次一天一本书的挑战当中。每周书单的类型是做了配置,注意劳逸结合。工作日是实用性书籍,周六是小说。周日休息。好处是工作日阅读实用性书籍有利于自己的输出。周六时间宽裕,看看小说,营造轻松的环境。
阅读方法
1.实用型书籍,为了说明作者观点。往往会用案例进行解释,用黑体字表示作者论点或观点。
阅读时只看黑体加粗的段落。如果不太懂黑体字意思再去看标准宋体字的案例。
快速阅读案例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总结作者观点,再比对你的总结为何不好,这样培养自己的金句感。
2·阅读时,一定要看前言或者序,了解总结本书核心观点,确立重点阅读章节。了解了本书框架,阅读时就有目的的在重点章节仔细阅读,加强理解。
3.哪怕是快速阅读,也要用笔在书上做好记录。电子书也是一样,及时写下你的想法。只有输出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比如,我阅读的《文心》时,提到的初中生阅读课外书种类:
4.阅读小说怎么提高速度呢---只看对话。对白简单明了,又能快速梳理情节以及人物关系。
比如我在阅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时候,开头部分看的很仔细,一是因为外文书籍,在表述方法上面与中国不一致,二是因为不太了解作为写作风格。需要仔细阅读找到作者特点。
第一章讲述欧维去买ipad,因为不了解电子产品总认为这个ipad就是电脑,与售货员之间的沟通。只看两人对话,很快就能理解具体情节。
该作者习惯用大量描述的话语来说明一些事情。比如书中第十页“店员在柜台边缘蹭了蹭手掌,紧张地把重心从一只脚挪到另一只脚。年轻店员意识到自己要比预期多费好多工夫的时候一般都会这么做”。
快速看完后总结为店员紧张。接着往后看。
3.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最开始教我们指读,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以后又提升为默读,在心里独处这一排字。导致我现在看书还是默读。只好将每次看一排字扩展到每次看几排字,集中注意力的快去看。对于情节描绘生动的小说很适合。不担心错过重要知识点,就算是错过通过对话过联系上下文,也能明白。
4.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阅读环境了。第一二天,我对待阅读很严肃。正襟危坐在书桌前,台灯开着,读书笔记手账本打开了,水杯放好。一本书读完特别累。这样“认真”阅读氛围的营造反而事半功倍。阅读就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事情。怎么坐着舒服怎么坐,心得体会写的简短也好,写的风马牛不相及也罢。只要是自己的心得。
轻松的阅读氛围容易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入书中情节。注意力提高了,阅读速度当然快了。
阅读一定要有输出
这次阅读营的挑战,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做出好看的,实用的读书笔记手账。
根据自己主题阅读清单,我设计了“图书身份证“总结书籍的初步信息,为了做好输出设计“带着4个问题”阅读。经过一周的试用,且由于水平有限。4个问题需要调整下。
思维导图也要思考如何画的更为美观。目前的导图形式太过单一。
其他收获
此次高效阅读营再分享阅读心得,和答疑的活动是没有ppt的,纯语音分享。这就需要自己归纳中心思想。很喜欢这个模式,有助于自己思维的发散。
仍旧是打卡模式,分享后写总结模式。可能现在不太爱在群中发言。就是发打卡模板时,才去统一看下信息,反而学习到很多知识点,比如使用简拼就能做出好看的图片,大家打卡喜欢用文章形式。语音分享如何转化成文字后合并发送成群聊记录。这样的效率反而更高效。
坚持完成21天,一天一本书的挑战。不知道下周的心得又会是什么?期待本周心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