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年末,喝着啤酒泡枸杞,熬着夜涂眼霜,就这样火了“90后的中年危机”这个词。一开始,我对这个词是嗤之以鼻的,看着满屏的自我带入,简直可笑至极。也不禁感慨,生活不易,动辄就上纲上线,稍微脆弱了些,就是“玻璃心”,女孩子自己动手扛行李换灯泡,就是“女金刚”,男孩子乖巧一些温柔一些,就是“小奶狗”,这个时代,对人还真是苛刻。所以,二十几岁的一群人大谈特谈“中年危机”,你让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情何以堪?难道不是,什么年龄就该是什么样子,才不辜负一期一会的大好时光么?
上周听了一个培训,然后我好像突然间开了窍,觉得自己真的陷入了“90后的中年危机”了。
培训上被分享了一个经济以及商业的报告,方方面面俱全,洋洋洒洒几十页的PDF,一眼望过去,全是柱形图表。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真的听懂了,又或者每个人又听懂了多少。有那么一刻,我盯着大屏幕上的图表,有些挫败感,心里想着,人,果然是分三六九等。
人生而平等,这话没错,可经过了十年,二十年,几十年的教育和经历,有人分析着国家的经济形势,有人制定方针,谋求更高的发展,有人积极探索着外太空,为人类寻找另外的永居地,可还是有人,数据摆在面前,也仍然无法见微知著,又或者仅仅盯着一亩三分地,汲汲营营,再不然只晓得剁手打折和肥皂剧。
这样说着,挫败感更强了,快要从房子车子物价上升到探讨人生的意义了。
小时候不懂事,也可能是成绩好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总觉得学历充其量是一块敲门砖,又有多重要呢,君不见比尔盖茨、罗永浩、韩寒、乔布斯都是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么?可你,又何德何能去跟他们比呢?有自制力的人,永远不会停滞不前,无论是否在学校,可惜,大多数这样想的人都没有。
在你还沾沾自喜地觉得,即使没有学历或者专业不对口,工作也能保质保量完成的时候,那些专业对口的高学历的人早就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一路风生水起了,就好像生在罗马的人,仍然比你更努力。
只是好在,老天在这一点上,还算公平。通往罗马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人剥夺你追赶的机会。而你曾经浪费掉的每一寸光阴,都将被讨回来,连本带利。
人身体发育最快速的时期,是婴儿期和青春期。也就是说,在你什么都不会的时候,你是能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可是,成长的加速度会减慢,就好像边际效益,多次扩大生产,每一次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上一次之间存在差值,你不停的奔跑,可却不能像最初一样有最大化的提升,这太恐怖。看了看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更加觉得时间紧迫,每长一岁,希望都能有一岁的进益,不要虚度年华。
(二)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再年轻了呢?
大抵是看到低自己两级的小妹妹们发毕业照相亲又相爱,自己心里却再也兴不起一丝波澜的时候吧。
两年以前,论文答辩结束的晚上,全班出去乌托邦集体通宵,吃烧烤唱K打麻将玩游戏,一起笑着哭着喝着酒看完了我做了整整一假期的毕业大电影,第二天一早,天下着雨,大巴停在校门口,一群人吵吵嚷嚷笑闹着从雨里跑回寝室,集体倒头便睡,再然后就是各奔东西。
直到今天,那场景在我记忆里,仍然印得深刻。
尚未配妥剑,转眼便江湖。
大屏幕上,曾经一幕幕在眼前,我刻意没有配伤感的背景音乐,希望将来每个人回想起那四年,都是快乐的样子。我们笑着哭着举杯说,前程似锦,那个时候,大概我们信心满满,真的以为永远都会是少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而后来,学会内敛,假装深沉,故作高冷,保持距离,在小孩和大人的转角,没能盖出一座城堡,却明白了没有人能在真实的生活里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大言不惭说做自己。
曾经骄傲得不可一世,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成为怎样的人,后来在漫长的时光里,败下阵来,也会说着口不对心的话,做不出于本心的事,成为自己讨厌过的人,所有的少年气逐渐变成了烟火气。
也再没有那样的心气儿,想把过往的一切都纪念。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走走停停,你告诉自己,要习惯,在举着酒杯莫名其妙很想哭的时候,你忍住眼泪,暗暗对自己嘲笑又鄙视,快别矫情了姑娘。
从“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在一起的痕迹”到“当初我自云云人海之中独独看到你,如今我再将你好好的换回人海里”,终于发现,人与人之间,牵绊不要太深,太深了,会不自由。感情,半生不熟就最好,心向往之,又无欲无求。
“明明是想靠近,却孤单的黎明”,身体被条条框框约束着,心被层层包裹着,校园印记一点点被洗刷殆尽,这大抵也是90后的另一种中年危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