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4 选择有“护城河”的公司——永远与赢家为伍》笔记1
巴菲特曾直言不讳,选择好的企业比拥有投资技巧和“内幕消息”更重要。根据价值投资理论,企业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公司的内在价值,又依赖于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些能够创造超额利润的企业,其内在价值也远远高于一般的企业。
持续获利的企业更值得选择
我一直辛辛苦苦做的事就是,寻找最优秀的公司,具有很强的定价能力,拥有一种垄断地位。对那些不需要投入太多资本就能实现持续增长的超级明星公司更为钟爱。
——巴菲特投资语录
对于企业的利润,巴菲特有着自己独特、简单的看法。巴菲特根据长期投资得出结论,有两种公司最值得投资。
一是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品牌公司。这些公司以生产品牌产品为主,消费者因为认同其品牌,在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购买其产品,这样其产品就会具有消费垄断优势,这类公司因而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因为消费者群体对其产品的信赖,这类公司的获利也不会遭受很大影响,不会大起大落,从而能给投资者带来长久的稳定的收益。
二是最有效率的公司,提出这一标准是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的。在一个相关行业的所有企业中,如果某一公司的管理人员特别注重管理效益,讲究节约管理成本,能以最低成本进行公司的运作,这类公司也是有投资价值的。
许多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品牌公司,以最低最省的成本运作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其运行成本较低,利润也有一定的保障,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者的利润。
巴菲特对其他公司股票的投资也与此相类似,十分注重公司的行业是否具有消费垄断优势,是否具有稳定的经营历史和稳定的收益,是否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这是巴菲特在决定投资某个企业时特别注重的。
另外,巴菲特在其后的投资活动中,对公司管理水平等质量因素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公司可测算的数量价值的重视。
80年代初,奥斯汀被迫辞职,改由格伊祖塔担任公司董事长。格伊祖塔有着杰出的领导才能和良好的人格,他上任后大力提高可口可乐公司的管理水平,削减各项开支,取消各种与本行业无关联的投资,制订新的发展计划,可口可乐公司在格伊祖塔的领导下,不久又显现出勃勃生机。
1988年,巴菲特出巨资投资该公司股票时,该公司的股票市价已比1980年增长4倍。因此,从当时的角度上看,巴菲特是在“追高买进”。
事后,巴菲特就此事接受美国《机构》杂志记者特纳的采访时认为,他这次花巨资(10亿美元,是巴菲特最大的单笔股票投资)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是因为对罗伯托·格伊祖塔的领导才能充满信心,可见巴菲特对公司管理水平和领导者才能的重视,在他的公司内在价值分析方法中,已提高到相当重要的地位。
巴菲特在1988年至1989年购买的10.2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至1996年,市值已达71亿美元。短短7年时间,便为巴菲特赚进60亿美元的财富。而可口可乐公司在格伊祖塔的领导下,股票的市场价值已从1980年的41亿美元增加至1996年的1150.7亿美元,仅次于通用汽车的1373.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这同样也证明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者的才能在公司的投资价值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可见,选择持续获利公司,要重点抓住那些具有消费垄断,能够获得较大利润的品牌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具有持久获利的能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选择这些公司的时候,对管理人员的经营效率应该重点考察,那些能够以最低成本运作的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常常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选择这些质地优良的公司,就能像巴菲特那样战胜市场,赢得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