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教作文,设计的活动都饶有趣味,或活泼,或紧张,或有味道。而《我的脸,在哪里》的构思却有点“出格”。乍看,有点儿“功利主义”色彩——学生是在为自己争“脸面”而写。
在课堂上,随着写作教学活动,学生的“脸”或得或失,学生和我一样,心情始终紧张,时时被牵引,一点都不敢懈怠。
听完这节课,我试着破解活动的设计密码,感觉到张老师设计的“写脸、找脸、议脸”的三个层次活动,对应了三个“关联复句”,激荡了学生的写作动机:
第一层次:只有写好我的脸,我才不会丢脸。
第二层次:因为我的脸写好(不好),所以我得到(失去)了脸。
第三层次:假如重写我的脸,我就这样写脸。
为这一课设计的目标是,写好人物的脸部特征,写活人物的心理活动。设计的活动内容,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促进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自觉性。
举个例子,看看活动后面的语言训练内容。
第一层次:写脸
师:……每张脸都有鲜明的特征。,……来看看老师脸上的特征。
(老师摆了个姿势:左手搭在额头前方,右手托住下巴:“我的脸就在这里。”说完,走到一学生跟前,凑近说:“请你找出我脸上的三处特征。”那同学在老师脸上仔细寻找着:“老师右耳朵前有一颗黄豆大小的痣。”随后,那同学又说:“老师的额头和眼角都有几道浅浅的皱纹。”)
师:(直起身,脸朝大家)这位同学会说话!“几道浅浅的皱纹”,说得多真实!
(接着,又一位同学找到了“老师的左眉毛只有半段”的特征。全班刹时笑起来起来,笑,就意味懂了啊。)
此处示例,是在形象具体地演示“特征”的概念。
我们总喜欢苦口婆心地强调写好“特征”,可学生还是写不好。而在此,老师借自己的脸,指导写“特征”,具体到“在哪里有怎样的什么”句式,学生还能不会写吗?再说了,不会写,也得好好学啊,因为写不好脸,会“丢脸”!这个功利驱动力,比“好好写,认真写”的说教,有用得多!
再看第二层次:找脸。
师:……B组同学用1分钟时间到A组寻找那张脸,找对了,就把“脸”还给他;找不到的,就把“脸”交给我。
(教室里立即躁动起来,B组同学纷纷走出座位,对照着手里的文章,将A组同学的脸一一看过去,有一个调皮鬼还夸张地喊着:“谁脸上有痘痘?”“有痘痘的站起来!”引来一阵笑声。)
师:等待“脸归主人”的时刻,是揪心的时刻。
(A组同学有的站有的坐,所有的眼神都期盼着B组某同学能将自己写的文章还到自己手里。1分钟后,有3篇文章因为没有找到主人,而交到老师手里。)
“找脸”活动中,找脸者要快速阅读“脸”,为了确认“特征”,必须高度调动阅读分析能力,因为送不出“脸”终究不是好事。而被找脸的人,心情一定忐忑不安。
找到了脸的主人,归还了文章。彼此皆大欢喜;找不到脸的主人,丢了脸的人,双方黯然神伤。
所以,快乐和失落,紧张和不安,交织着,酝酿着、升腾着,直到“不吐不快”时,心理描写内容会真实许多。
第三层次:议脸
待到找“脸”大结局,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张老师趁热打铁,补上重要一笔,在“议脸”时再次指导写作,抛出“假如重新写我的脸,我会怎么写?”的问题。有意思的是,吕老师幸运地成为“托”,配合张老师做足了文章。
师:……想听吕老师写的文章吗?(学生惊天动地喊:想!)
(吕 :故作难受地朗读文章。)
师:是什么原因让吕老师“丢脸”了呢?
生:用词有点花哨,不大好懂,找脸同学读不懂。
师:对,用词造句要通俗易懂。还有么?
生:“嘴巴有点大”这个特征不鲜明,班级里有好几个大嘴巴。
师:对,特征要鲜明!吕老师,假如让你重写一次“我的脸”,你要怎么写?
吕:……删去“嘴巴有点大”的话,补充“我右眼是双眼皮,左眼是三眼皮。”还有写上“我鼻尖上有一个豆大的红点……”
(立刻有几个同学跳到吕老师面前,仔细看她的怪眼皮和小红点。。)
这个环节看似活动,其实是习作评点。借吕老师的嘴,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脸部特征的描写方法。
听过这一节课,引发我思考的是:有创意的设计活动,一定是有着眼点的,或者是学情实际,或者是学习心理,或者是教学目标,或者是课标要求……
这节课,着眼学生“功利主义”心理,激发了写作文的正能量,又是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