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的益处大家都能明了,但我们也知晓,削减“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并不简单。
正如我们坚持了好些年的日常习惯,它们大多已经长年累月地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惯性。
所以,无论是打破旧有的不满意习惯,还是培养一个新习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若要改变或者培养习惯,我们便需要察觉其中的惯性意识,进而将旧有的惯性意识转变为新的行动意识,从而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在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实践养成了好些新的习惯,现在就其中一二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反馈吧。
新习惯其一:坚持每天约二十分钟的语音练习。对此,我的初心是培养良好的语音面貌。
致使我坚持的因素:深知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容易忽略的基础;个人对此的兴趣;社群督促、纠音老师纠正和鼓励的影响。
收获及反馈:长达两三个月的坚持,虽然我仍有着需要进步的大大空间,但当我现在看到很多英语句子时,基本能很快速自然地读出其中的连贯部分。
其二新习惯:每天写至少一百字的文字表达。为此,我的初心是培养持续的文字输出习惯,以及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致使我坚持的因素:自身进步的意愿;日更督促的机制;目标的易达成感。
收获及反馈:其实,我目前仍没有看到自己在文字方面明显的进步。但我知道,这是一个长远有益的思考输出习惯,很值得继续坚持。
这其中的两件事,如果仅是达到完成的程度,实际上都无需在一天中花费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每天用在网络和手机娱乐上的时间,很容易发现:好些有益的习惯在其中的时间占比实在是太小了!
那,我们为何不多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呢?
我个人而言,基本习惯的养成都是从微习惯开始的。
怎样开始一个微习惯?
即刻行动,今天行动。
列出自己的计划后,不要让顾虑变成消极的等待。如果只是在脑海中完成了自己的规划和习惯养成的想象,便很容易陷入空想而无法达成目标。
可以就《掌控习惯》这本书的一个方法开始:“两分钟开始一个习惯”。
比如,每天两分钟的阅读、两分钟的冥想、两分钟一组的运动等等。
渐渐地,或许会在习惯中对此开始更长时间和更多数量的叠加。当然,不用苛求自己,一直是两分钟的坚持也是有益的。
怎么去适应一个新习惯?
察觉阻碍自己坚持这个习惯的因素,将其一一列出来,进而自我寻找减缓这些因素影响的方法。
《掌控习惯》中也总结了四个让好习惯更易实行的方法:让它显而易见;让它不可抗拒;让它简单易行;让它使人愉悦。我们可以就其中二三运用于正在进行的新习惯中。
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有意地构建新习惯和旧习惯的叠加。比如,将一个新习惯的展开放置于日常令你开心的旧习惯的前后时间,以此让自己更愉快地适应。
若难以将习惯坚持下去,该怎么办?
“糟糕的坚持,也好过放弃。”这句话是相对的,但对于自愿培养微习惯的人而言,是很有必要践行的。
前段时间在《十三邀》听到罗永浩说了这样一番让我颇为惊讶的话。
一旦任何一件事坚持了三个月,一定不是因为你的意志。而是它产生的甜头,以至于你被陷入一种社会协作关系。
所以,我从不相信人勇敢、坚持有毅力。人都是被甜头喂养。
先不说其观点的正确与否,但当你对一件事没有兴趣又很想坚持时,其中的很多的坚持和毅力的确都与外界有着或大或小的关联。
即便是那些不分享选择独自孤苦奋斗的人,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想冲破一些精神或其他阻碍而化作内力为之。
为此,我们可以将一个计划坚持的习惯与奖励机制联系在一起。
如果实在因为这样的坚持感到不舒适,非必要的情况下,真的可以选择放弃。我就此也在这段时间放弃过两三个坚持了一个月的习惯。
所以,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都没有关系,前提是要先尝试去坚持。
养成更多的好习惯是受益终身的事,但也无需为此有过多的焦虑,可以等准备好了再开始尝试哦。
那么,就先从一个微习惯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