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essica Lewis on Unsplash
1
看过《我和我的经纪人》的朋友会发现,对白宇来说,琪仔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经纪人。
一个经纪人最基础也最核心的能力,是建构和艺人关系的能力。要让艺人信任你,要让你们之间真正成为同舟共济的伙伴。
就像杨天真在年会上阐述公司价值观说的,为什么叫“壹心娱乐”,是因为要“一心”的服务我们的客户(明星),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池,而是做“一辈子”的事情。
与其他明星和经纪人组合不同,琪仔每次都是怯生生的接近白宇,小心翼翼的说话,两个人在车里的氛围蜜汁尴尬(节目一开始尤其明显);
琪仔还时常忽视了工作的重点、执行中的细节,对白宇关心的问题不仅没能给予正面的回复,甚至连白宇为什么问这个问题、问题后面潜藏的情绪……都并没有觉察到。
她与人共情的能力是不足的,简单说就是情商不高。
很多人评论说琪仔的成长没有跟上白宇星途的速度、面对压力时总是哭、却拿不出解决方案……
她身上的问题,显然有经验的不足、能力的欠缺,但根本还在于:构建和他人关系能力这方面的短板,太明显了。
她缺乏对自己最重要的客户——白宇的基本认知:
她不知道白宇喜欢吃什么(从点菜可以看出来);
探班送白宇一个按摩器当礼物(很明显这个礼物不合适,为了节目效果白宇还得硬凹拿出来试试);
杨天真问她白宇“到底是谁”(挖掘艺人本质特点),她一脸懵,说明做经纪人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沟通不讲究基本策略:
节目后面从白宇打趣的话中才知道:之前琪仔找白宇谈工作,就是一上来就开始谈接下来什么什么工作,这种不讲究策略的沟通,直接生硬的把todolist甩给对方,是很容易让对方内心抵触的……
经验能力的不足,多去看、去做、去总结是可以弥补的,比如生日会、晚会、颁奖礼这些,以前白宇没有的,现在有了,都试一遍走下来是可以成长的,付出的代价,也就是中间会出不少问题不少岔子。
但最核心的,如果缺乏共情能力,那么白宇始终都不会有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个艺人在挖掘和呈现给大众自身价值的时候,最底层的资本。
这也是为什么杨天真在给新入职员工亲自上课时,特意强调“面对观众的只有艺人,所以艺人是最没有安全感的;而经纪人的存在,就是要给艺人安全感”。
2
节目里面,不说其他能力,单论构建关系这一项,乔欣的经纪人浩浩是特别有潜质的那一款。
他虽然很年轻,但是看得出来做很多事情都很上手,他了解自家艺人(乔欣)的偏好个性风格以及心理活动,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不错,在米兰时装周超多负荷的情况下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能空出时间和乔欣深入的聊解约与否的事情。
面对他,乔欣能够说的不仅是自己的看法,更是把内心的担忧迷茫都全盘托出,这是一种双方的信任。
乔欣谈到解约之后的迷茫,脱口而出的用了“两个小嘎嘣豆儿”(乔欣节目里说:解约后也很怕,如果只有我们两个小嘎嘣豆儿,是不是会更难)
在乔欣那里,他们就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她甚至都没有问过浩浩,如果她解约了浩浩会不会跟她一起走。
节目里,乔欣吃牛角包的时候可以把碎屑洒浩浩一身;鼓起勇气和杨天真“单刀赴会”的时候不忘在下车前跟浩浩说一声……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经纪人必须要成为艺人最信赖的伙伴。
乔欣也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90分但不能只服务她一个的人,和70分但完全服务她一个的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后者。
乔欣的选择其实很能代表大多数明星艺人内心的选择,他们需要很高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来自主经纪人及代表的核心团队。
另有朱亚文和一娃、赵又廷和罗莉,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朱亚文和一娃属于互补型:朱亚文磨砺演技、精于刻画,属于走演技派的阳春曲;一娃擅长外宣、营造话题,懂得拉近大众的下里巴;朱亚文反求诸己、内敛自苛,一娃就有话直说、泼辣明利。
朱亚文看重演员的本分,拍摄写真一套衣服就要求“展现出10个不同的男人”;
一娃看重经纪人工作的成果,当被指“上跑男并没有带来正面回馈”,她会被触动、会反思。
朱亚文在节目中对一娃的肯定和感谢其实都能看出来,不管是调侃还是“征婚”,都应了那句:“别看一娃个头小,没有她,就没有我今天的很多成绩”。
赵又廷和罗莉属于内在气质调性一致的人。
从公益项目这件事看,两个人的价值理念、待人处事方式、面对困境呈现出的思维模式也都更偏感性一些。
罗莉不断去push项目的动力来自不负他人期望,而赵又廷能够不断妥协的原因也是他更看重伙伴关系。其中当项目每每遇挫时赵又廷的表现,完全可以当做“好老板如何鼓励下属”的沟通范例,考虑再新开一篇。
3
有时候会觉得经纪人这个职业有它矛盾和对立的一面,一方面需要人事无巨细事事操心,且不少都是脑力劳动占比不高的事情,就像个24小时的随到保姆;另一方面却需要有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素质,要有慧眼如炬的智力、指点江山的魄力。
好的经纪人对艺人就是伯乐。
但经纪人的能力,或说经纪人产生的价值,在短期内较难客观的量化(除非某个大红的作品,但这也属于偶然);行业也没有针对经纪人的成熟的评价体系。
这样的矛盾点,既造成了经纪人能力的分水岭,也对经纪人和也从而在某些市场环境下,造成明星“成也经纪人、败也经纪人”的局面。
上周北京甲骨文大幅裁员,大厦门口的横幅写着“加班时我们全力以赴、裁员时也请真情以对”,令人唏嘘。如今996的高级工程师们都不知道哪天会被无情裁掉,杨天真却豪言“我们要做一辈子的事,要做中国最优秀的经纪公司”。
这能做一辈子的事,就是和艺人永远并肩战斗的勇气,将艺人完美推向市场的能力吧。
做到一线艺人的主经纪人、顶级经纪人,可能真的一辈子都要和艺人“捆绑”在一起了。
著名经纪人陈家瑛直到退休前只担任过三位明星的经纪人,这三位明星是谁呢?
是陈百强、王菲、陈奕迅。
“我是把艺人当做自己的孩子,因为我的一双儿女不在身边,陈百强好像是我的弟弟,王菲好像我的女儿,陈奕迅好像我的儿子,我就很自然地投进母爱”,陈家瑛说,“我这人,把心一摆出来便收不回的。我把我的感情感觉都做下去。如果做得不好,结果便是毁灭。”
做的不好,便是毁灭……
可见经纪人虽是幕后,却要拿出比艺人还多的赤心孤勇、一腔热血绝不回头,才能和每一个“经手”的艺人打造成真正的CP,于泥潭浊淖中趟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Photo by Jonathan Pielmayer on Unsplash
行业经验也可迁移,经纪人这个职业首要做到给艺人极高安全感;给别人以安全感,其实对哪个行业都适用,尤其是对于老板(因为老板也是需要不断反馈安全感那挂的)。
能不能做到给别人安全感?如果觉得情商不够,一些技巧刻意练习,是可以短时间内见效的。
#行江湖#分享一些随时可练习的情商入门培养技巧:
tips
当老板跟你沟通工作时,笔心脑同用,记清楚关键信息。
思考:除了字面上的工作内容,能不能读出内在的含义和要求?能不能体会背后的某种情绪?
布置给你的具体工作,能不能按时保质完成。
思考:同类型的工作,是否都能胜任,是否能举一反三,将技巧和经验迁移、扩大岗位胜任力;从而形成个人的品牌(如HR小管家、行政小帮手、活动好策划……)。
非常重要的活动,是否能够预演,做好万全之策。
思考:例如重要项目招标应标这样涉及“现金流”的工作,是否能预演一遍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天的工作结束,复盘一下今天都跟哪些人说过话。
思考:有没有哪里觉得不同寻常的地方?有没有当时没空多想、现在却觉得需要咂摸一番的事情?
每隔一两周时间,都把你记下来的事情再过一遍,
思考:你之前对某人某事的判断,是不是得到了验证?或者朝你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
想排解压力,哭没用,深呼吸也没用。就需要正视问题、直面压力。
思考:自己都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能不能列成列表,并分出优先级?
做好自己,也同时需要对老板和客户进行预期管理,项目核心成员的关系管理,本身就是项目管理很重要的一环。
思考:你的工作目标和老板认为的目标是不是真的一致?或者开始是一致,但在实际执行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老板知不知道这些变化?有哪些项目里程碑是需要及时跟老板反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