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狂欢是一场道德的狂欢,在发条微博就能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时代,没人在乎郭敬明。
8月21日,作家李枫在微博发文声称,曾遭郭敬明同性性骚扰。同时提到,郭敬明经常骚扰、性侵犯签约到郭敬明公司的男作者、公司的男性职员。
不出意料,郭敬明、性侵、同性恋,所有吸睛的元素揉在一起,换来的是迅速引爆。网友对郭敬明的全网炮轰随即跟上。不管是翻旧账也好,嘲讽身高也罢,总之大部分网友就一个态度:我看你不爽。
作为一个向来不读郭敬明、也不参与相关讨论的旁观者,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中,我却有些看不下去了。
到底为什么,那么多人竟然仅凭李枫的一人之言,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支持下,就一边倒地对郭敬明展开了冲击。
而郭敬明本人,到底是否做出了性侵行为,我们不知道。
因为没人在乎。
1
—— 什么是知乎精神?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独立思考的前提,是要时刻怀着批判和怀疑的精神。
而首先需要接受审视的,便是事件本身。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李枫声称郭敬明对其有性侵行为,但实在是提供信息太少,既没有证据、也没有细节。根据知乎上几位法律界的人士的表述,郭敬明几乎不可能被追究任何法律上的责任,反而李枫很有可能被郭敬明告上一条诽谤罪。
@王瑞恩:希望如此渺茫,而风险又如此巨大,李枫却依然选择发出声音,可以说除了勇气之外一无所有了。
郭敬明的事情我不管,也无从去追问。我只想谈谈我们自己。我们这些普通人在互联网上的生存指南。
前不久的南京南站猥亵女童案,就曾出现这样的反转。
先是网友指认涉事男子为哈理工的李炳鑫。而这位无故躺枪的小伙子,便立刻遭到铺天盖地的人肉搜索与谩骂攻击随之而来,甚至有人声称,要将他“化学阉割”。
不幸中的万幸,其就职的传媒公司帮他发了一篇申明。否则全网的负面信息,足以毁掉他的后半生。
挖掘事件本身是否属实、是否有更多细节不为人知,才能公正做出评价。
而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没有能力去探求事件真实与否的情况下,我只能企求自己不贪图一时嘴快,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2
反驳分为7个层次,最次的一层是以人废言。
突然想起郭敬明在《爵迹》后情绪爆发而吐露的一番话。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这不得不提到郭敬明本人的事迹,他在主流社会中的形象也往往为人所不齿。
抄袭、炫富、三观不正、同性恋……十几年来,他一直遭遇着非议和嘲讽。而这也注定了他今天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被骂得体无完肤了。仿佛“郭敬明”这个标签,就应该被口水淹没。
我个人也并不喜欢郭敬明,但并不代表在事件出现时,我也需要去微博上踩他一脚。况且李枫的申明,并没有提供基本的细节,语焉不详。
因为郭敬明曾经的行为,而就直接判定其就是性侵的实施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神逻辑。
而我所担心的是,对任何不道德行为的讽刺,其实能给当事人一种自己很高尚的感觉。当抨击郭敬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大多数人当然会上去踩一脚,有意无意中便视其为标榜自己道德的标签。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去给别人贴上汉奸叛徒的标签,是成本最低的爱国。
而给郭敬明踩上一脚,便能给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的幻觉。自我感觉很良好。
这算不算又是一种网络暴力?
但没人在乎,谁让他是郭敬明。
“反正他不差这一脚,其早已劣迹斑斑。”
3
最后一点我不想谈郭敬明,我想谈谈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互联网阻挡我们独立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叫它信息的闭环。
这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关。
过去的媒体渠道很少,无非电视、广播、报纸等罢了,他们讲什么,我们就得看什么。内容不受我们控制,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时而能接收到自己认知外的新信息。
而今天却不是这样了。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等工具所提供的信息看似是增多了,但在计算机算法的筛选和匹配之下,使用者所接触的内容反而越来越近似一个封闭的社区。
软件的制作者很聪明,他们用我们常看哪些内容来判断我们喜欢什么,于是就提供这些我们喜欢的东西。但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而人类大脑也自带一套过滤的机制,如果你对问题已经有了观点,那么在阅读与自己相左的信息时候,也会不自觉地选择性忽视。
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就看到什么。我们看到什么,我们就更相信什么。
沉浸在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信息流的代价,就是听不到不同的声音。
不管是怒斥郭敬明也好,骂错了李炳鑫的也罢,或者再往前,一场场以道德的名义最终酿成的网络暴力,也许都是这样。听不得一丁点反对自己的声音。
于是一群出奇一致的人,浩浩荡荡,朝着他们自以为真理的地方、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奔去。
他们很难被阻止。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