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锅盔在稻香村混糖界处在杠把子地位。为啥?有个性呗!
山楂馅里放白瓜子仁,别地儿没见过。夹心点心就夹心吧,还叫个锅盔,南方都是肉馅儿锅盔,到了北京整出个山里红馅儿的,一咬,呦喂!这酸爽,够味!
记得在京城有句话,吃稻香村,还得认准三禾标识。在北京除了三禾,还有苏州稻香村。苏稻是1773年在苏州开的铺子,而三禾是1895年在前门开的铺子,这时间上一比苏稻辈分更高啊。但是在北京城里搜吃糕点,新街口有桂香村、北河沿有百年义利、和平里有稻香春,唯独没碰上过苏稻。真是奇了怪了!
可巧,近日在家附近的老百货商店惊现苏稻柜台!点心盒子前挑挑选选,琢磨一番,得嘞,还是来山楂锅盔吧。兜兜转转,又来到三禾柜台,要不也整上两块儿山楂锅盔比比看?!
于是提着两袋稻香村,在自家里厨房来了场山楂锅盔的“三苏”PK。
山楂锅盔吃苏稻?
苏稻家:呈圆饼型,正面印“山楂锅盔”。点心面白体重,皮硬压手,闻着有较重的奶香。横切一刀,皮比馅厚,外皮紧实,内馅糕状,山楂气味浓。手掰一块,品尝。点心皮嚼着像压缩饼干,到嘴里有些奶粉状。皮馅味道分明,一会儿奶香,一会山楂甜,终究是奶味压倒了山楂味,味道变化是甜——酸——甜——苦。一块吃着有些奇怪,个人没有想吃第二口的意愿。推荐给减肥的人群,化馋,一口杀。
山楂锅盔吃三禾!
三禾家:呈圆饼型,正面印“山楂锅盔”,底部微凹。面褐皮细,闻起来有股麦香。横切一刀,皮馅厚度差不多,饼皮酥而有分层,馅是酱状,无明显的山楂气味,馅内能见到点点山楂碎。手掰一块,品尝。酥皮入口微化,咀嚼时山楂的酸甜出来了。皮馅味道融合恰到好处,多一分甜腻,少一分无趣。隐藏的瓜子仁是惊喜,不单调。味道是酸甜的,吃时是香喷的。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强推点心,老少皆宜,但不适合减肥人士,会控制不住的吃吃吃……
抹抹嘴,喝口茶。个人评定,山楂锅盔还是三禾的更酥、更香、更妙!一块不够吃,两块吃不停,三块四块吃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