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一个礼拜,夏依然不给秋让位,早上的太阳依旧让人焦灼,尤其是今天早上的。轻松了大半年,在一个外企这样的轻松,是难得的。幸福,是在所有行业低迷时,我依旧有一份可以轻松而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早上8点,太阳高挂,一如既往,先刷手机邮件,应该一如既然没什么大的问题出现,今天我就可以按照自己步调做自己的事情,有条不紊的。但是,愕然发现,一封长篇邮件论述一个案子开发阶段的问题,对于英文邮件的语气,我总是有些后知后觉。现在想想,这应该是平地惊雷,因为这么多人围着这个案子转,但是还是出这么多问题,这是应该值得反思的。
不知你们对外企项目管理是否有了解,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概念到最后的产品上市,这是一个曲折而富有成就感的过程,我所说的“案子”通常就是指项目,“案子”通常是台湾或者日本人的叫法,从没有实物的一个想法开始,经过几轮样品开发,验证,测试,生产,产品上市,最后到成千上万消费者手上。看似无足挂齿的一个小商品,实则经历数次测试,尤其是安全性的验证。所以我一直是比较认可美国,欧洲,日本的玩具产品,不是因为他们玩具产品富含多少高科技,而是因为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行业规则是他们制定,规则的制定,不是那么轻松而容易的,因为那是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验证,对所面向的消费群体要负责的一个标准。我目前在开发的是一个叫“Petit Collage”的项目,通俗讲,就是3+小朋友及家人互动的纸质玩具。目前已经完成样品开发,计划是明年5月初上市。且让我叙述其中一两个问题点,透过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点去深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氛围下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与处理方式。可能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都被设计者,验证者当成一个不容忽略的严重问题,因为要对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负责,但是这就是严谨与专业。包装胶袋上的易撕口,国内同事测试,能撕开,就算可以了,但是国外同事认为没那么容易撕开,包装相对于产品,一样重要,因为它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体验,为此,样品重新再做一次。如果是在某些其他公司,这个作为赠品的商品,会因为这个小细节而重新开发一次吗?这是款简单的匹配游戏产品,产品是纸制的鱼,包装上是给3岁以上小朋友使用。在消费者看来不足为奇,但是国外同事经过了7次试验,7种不同方式解决潜在的安全性问题。鱼的大小最终控制在不小于1.5英寸,避免小朋友有误吞的可能性,即使有误吞的可能,小鱼是可以溶解的。没有亲身经历,都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行业呆待久了,我会时不时特留意手上任何一件消费品,去猜想这设计者这么设计的意图,似乎成了一种职业病。
我那些老外同事是经常开会的,时不时来一次头脑风暴,他们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促使一个案子向最优化的方向发展。而同在国内的同事,包括我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开会,形式上的开会。殊不知,或许就是会议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质疑与建议,避免了大货生产前的最后风险,使得走向市场上的产品,消费者使用安心。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会议就变了质,成了一种工作监督,所以被许多人唾弃的工作汇报会议。
看似简单产品的背后,是经过很多人严谨而专业的审核后呈现在你眼前。一个简单的产品,你做精了,做透了,或许你也可以是规则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