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对庐 & 赏读:大地倚在河畔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尉屠雎率50万大军兵分五路平定岭南。统一岭南的战争持续数年,最后以公元前214年任嚣主帅率领赵佗等楼船之士顺江而下彻底征服岭南越族而胜利结束。此后秦朝在岭南实行郡县制,设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成为首任南海郡尉。他在云山珠水之间的甘溪水道狭长地带修筑起岭南最早的城——番禺城(也称任嚣城)。广州的历史由此开始。
不过任嚣管治的时间并不长。跟随任嚣南下的龙川令赵佗,在任嚣死后接任南海尉。赵佗将任嚣在中原动乱局势中据守岭南的构想付诸实施,用武力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将当时处于分散状态的越人统一起来,于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岭南地区第一个封建王国——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赵佗将任嚣城从甘溪两侧向东西方向扩展,这座城市从此进入“赵佗城”时期。特别有意义的是,岭南地区原来文化比较落后,秦的统一和赵佗城时期,传入了中原汉文化和汉文字,情况有了极大改观。赵佗不仅在经济上引入中原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推动了岭南经济第一次全面开发,还以中原先进文化“和辑百越”,融合各族,形成以汉文化为主体为主导的又保留了南越文化特点的岭南区域文化。对庐先生因1995年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掘而写的《南粤宫署行》,开篇部分所描述的,正是这一段历史。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宫署的发掘及所见。其间夹叙夹议浮想联翩。当中述及刘邦派陆贾出使岭南封赵佗为南越王令其臣属汉朝(史称“赵佗归汉”),以及文帝时期陆贾以75岁高龄再度出使岭南,让赵佗废去帝号再次对汉称臣等重要史事。还提到赵佗推动岭南社会经济发展得享百岁高寿、清代学者梁廷枏在广州光孝寺撰写《南越五主传》3卷开启了广州地方史中的南越国史研究等事。全诗抑扬顿挫一气呵成,以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的特定角度,诗意地勾勒了悠悠两千年前的一幅岭南历史画卷。就诗本身而论,全诗可谓工整而不呆板,还在近结尾处恰当穿插了字数不同的句式,使之既工整又活泼变化,有自由驰骋之感。
对庐先生关于南越国遗址的诗作还有多首,这里将其中《象冈南越文王墓》、《越王井》两首一并录于下。诗人游历各地时对当地名胜古迹也多有所作,此处亦选《岳阳楼大修落成喜赋》、《登黄鹤楼》、《武侯祠》、《成都草堂》等数首与网友分享。
(写于流花湖畔)
※【附錄1: 對廬古風六首】
一.《象岡南越文王墓》(1983)
一九八三年六月,廣州市北象岡發現西漢第二代南越王趙眛墓,出土文物千餘件,中有“文帝行璽”龍紐金印。詩以紀之。
越秀盤紆象岡矗,趙眛殯宮在山腹。山移石轉墓門開,行璽湛然土花綠。神物出土天地春,龍紐作勢龍欠伸。篆書四字見古意,印泥帶得宮中塵。拒門五柱閉幽寢,前後六室為重闉。玉衣覆體剩片骨,腰懸六劍猶在身。金銅象齒瑪瑙印,鐘鼎甲胄漢與秦。秦開五嶺郡縣始,趙佗割據任囂死。萬里馳書陸賈來,嶺南高築朝漢台。剖符通使四海一,粵人千載猶低徊。孫吳大帝求佗墓,亂蹄踏碎雲山路。當日喪車出四門,疑塚茫茫隔煙霧。霧縠煙綃生白草,空見飛鴉走狐兔。紫雲黃氣從何覓,於今乃破窮泉寂。壯夫直下蒼山根,夜深捧出文王璧。君不見,秦皇陵,陶俑蹴踏臨潼城。奮呼聲震咸陽京,千群兵馬舉世驚。瑰寶更出古楚庭,奔走駭汗山嶽傾。
二.《越 王 井》(1996)
近悉越王井已失舊觀,悵然有作。
趙佗鑿井汲寒霜,視聽不衰壽乃長。百歲精魂歸地下,一泓甘澤在山陽。劉王既定南漢鼎,走馬傳杯成禁井。嘉名御賜玉龍泉,舞袖宮娥提汲綆。番禺丁令何雍容,下車惜此泉淙淙。文石琢為九孔蓋,瓶罌萬戶春融融。兩王入粵雄如虎,井華盡沒平南府。十年煙霧鎖重垣,慎勿近前犯捶楚。築台朝漢史茫茫,後世人知越井崗。井上苔痕猶夙昔,崗頭雲物竟非常。我家舊住洪橋北,學海堂高走朝夕。鬥草尋花故井臺,聽蟬捉蜢神仙宅。君不見,葛洪宮外客三千,屋角無人玉虎牽。莫問貞瑉今古事,一堆殘石冷含煙。
(宋番禺縣令丁伯桂刻石為井蓋,九孔,俗稱“九眼井”。)
三.《岳陽樓大修落成喜賦》(1983)
洞庭八百匯眾川,岳陽北去江吞天。滕樓範記天下傳,高風千載江湖邊。斯樓豈可隨飛煙,整舊如舊望儼然。中有柱礎宋所鐫,雕甍琉瓦顏色鮮。明湖玉鏡君山前,十二螺髻青可憐。沙鳧汀雁飛聯翩,長風吹送瀟湘船。雲屏舊刻唐宋賢,乘流買酒詩中仙。少陵野老此憑軒,眼高吳楚日月懸。湖山異代春風妍,會須更寫巴陵篇。飲酣為我鳴朱弦,醉墨疾書甲子年。
四.《登 黃 鶴 樓》(1988)
飛仙遊戲江漢邊,偶乘黃鶴淩蒼煙。一樓突兀立三楚,上溯黃武吳孫權。盛唐詩人騁八表,崔顥題詩白雲杪。白雲悠悠無盡期,此詩得與天同老。春風遠送孟襄陽,青蓮情與江水長。倚樓置酒雜弦管,香山居士愁清商。玉笛聲中幾興廢,楚水縱枯餘韻在。名樓終古以詩傳,天地無詩行且晦。畫棟朱欄委野蒿,甲申一炬風蕭騷。晴川春草百年綠,芳華複見江之皋。洞庭嶽麓門戶耳,登樓覺有白雲起。岷峨西來三鎮雄,壯哉一派長江水。君不見,龜伏蛇盤春複秋,西流白日何時休。吳宮楚館不足惜,武昌安可無此樓。
五.《武 侯 祠》(1989)
卧龙先生祠,古柏蕴寒翠。惠陵峙於西,弓剑在幽邃。鼎足三分国,遗此灵秀地。元和立唐碑,南阳得汉器。纶巾尚俨然,羽扇见神智。隔叶黄莺啼,近花粉蝶媚。万里吴蜀云,千古曹刘事。武侯抱奇节,在蜀不安寐。慷慨北出师,临表有涕泪。祁山战骨多,陇上秋风异。英主扫六合,才略在胸次。秦皇与汉高,莽荡风云气。刘禅斯何人,碌碌溺妇寺。安能平魏阙,南面以为戏。伤哉诸葛公,至死伏鞍辔。我念公少年,草庐抱琴睡。
六.《成 都 草 堂》(1989)
浣花溪曲流水长,结庐种树到此乡。桥西故宅住诗圣,后世乃筑诗史堂。秋风茅屋久物化,柴门月落几度霜。杜诗天纵乃入圣,太白长吉才难量。或仙或鬼不可测,各以元气光炎黄。四海十年兵不解,群胡未灭羌浑猖。天地流血路断绝,青烟白骨杀戮场。天生此老饱饥渴,忧来奋笔累万行。穷年十口隔风雪,入门妻哭子已僵。赋诗不为叹穷独,疮痍一代黎元伤。岂知今世有蜀士,著书捶楚锦水旁。撞钟伐鼓逞一击,扬李抑杜骇八荒。何物布衣杜陵老,结茅三叠居高庞。南村群童类盗贼,出语仿佛剑有鋩。坐拥江村一顷竹,溪田桤树十亩凉。栽桃一春以百计,诗笺换取花盈庄。闭门早晚数鹅鸭,百花潭北开轩窗。辋川别业信如是,安有饥色倚屋墙。夔州长揖都督府,东屯百顷腴壶觞。梦回越女天下白,壮游南北老未忘。村中夜遇石壕吏,强捉老妪归河阳。参军袖手无一语,此情何以异虎伥。世传三吏与三别,诗无达诂疑何妨。当年举世尽牛鬼,文祸乃至延三唐。诗仙无恙圣被黜,谥以诗佛犹流芳。持此论者竟谁氏,文宗海内称贤良。草堂瞻谒成一笑,寻花不见黄四娘。
* * *
※【附錄2:小資料~南越國宮署】(選編自《百度百科》)
1995年、1997年在广州北京路与中山四路交会处,发现了两千年前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国宫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设计之独特,构筑之精巧,规模之宏大,令人赞叹不已。这处遗址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据悉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御苑遗址,对研究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和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是中国文化瑰宝,为广州历史名城精华所在。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宫署遗址已知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5-6米。南越王宫博物馆分三期完成。据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韩维龙透露,一期工程投资5-8个亿,基本上以现在发掘的范围为址,在上面建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定位为大型遗址公园类博物馆。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州“三宝”之一。另外两宝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和西汉南越王墓。这三宝中的许多文物都是中国之最或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级的文物,所以是够“宝贝”的了。
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第一个王国,是一个地方性政权。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其后臣属西汉,接受汉朝封王。都城设在番禺(今广州)。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建立至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历五代共93年。读过广州历史的人都知道,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佗城,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至20世纪70年代发现广州三宝之前,除了应元路的越王井之外,有关南越国的遗址,是一无所有的。史学家研究南越国就只有依靠史料记载了。
1974年底,广州市文化局职工在挖防空洞中发现了秦代造船工场遗址;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基建工地中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1995年和1997年在基建工程中,分别发现了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地下石构水池和南越国王宫御苑,这些发现,被认为是岭南地区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遗址。这些重大发现十分重要,致使广州的南越国史和全国的秦汉史都要改写,甚至每块砖都可改写中国的建筑史和园林史,更显得这些文物的珍贵,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市政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迁市儿童公园。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括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下期预告: 《赏读对庐(9)‖ 木棉许我花时醉,与尔同登越井冈》 送旧迎新之际亦是诗意时刻,寄远唱和,情怀可感。】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