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是俗世中非常流行的建议,这个建议可能曾使我们很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可是当你读过:它们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那种感觉是不是:好像未曾认真思考过未来。
由于这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大部分人从未思考过如何活在未来,他们可能甚至都不曾相信自己有机会活在未来。
因而缺乏这方面的思考,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其实是二个对立的时空,彼此没有任何交集。
过去、现在、未来。
有没有办法“活在未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事实上,我们不仅有办法“活在未来”,我们也必须“活在未来”。对,就是必须!否则没有出路。因为“活在当下”,就是被永恒地困住;“活在过去”,那就相当于被永恒地困在更差的地方(比如说活在深痛的回忆里、失败中);所以,既使是挣扎也要活在未来,哪怕“部分活在未来”。
怎样活在未来呢?其实这个词听起来有多玄,做起来就有多简单:
一,你对未来有个预测;
二,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三,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四,于是你提前按照你预测的那个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
五,你终将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六,最终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七,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其实哪怕你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活在未来,并因此对未来做出了一定的预测,都已经拓宽了当下的宽度。
我们先一起看一个很简单的预测:
1,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更高,且高出许多个量级……
2,体力增长的玻璃顶很明显,脑力增长的玻璃顶不知道在哪里……
3,体力的衰退的时间来得很早,脑力衰退的时间晚得很多……
4,通过暴力就可获得的暴利正在减少,因为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定是知识可能产生更大的暴利……
既然我相信这个道理是对的,那么,既便当时还看不到特别明显的效果,但我也能看得出来,在未来,也许在不选的未来,也许是很远的未来,那效果一定会明确而显著。
那怎么办?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笃信这个道理,于是,我只能按照这个道理所指引的方向以及方式去行动与生活。
“知识就是力量”,当固有的知识成为你的牵绊的时候,它的力量也不小。
这个时候大家不妨像我(笑来老师)一样,把七年当成一辈子,这辈子自有它精彩的一部分,下辈子也有很多的可能性在等着你。每个领域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心态上不应该轻易地把自己限制住。
在知识积累这方面,一定要“活在未来”
因为许多年来,我(笑来老师)确实一直在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都是靠知识的,因靠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产生有意义的知识,所以,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本质上来看只能是“思维上活在未来”。
几乎所有人,都能说出“知识就是力量”,但最终大部分人并没有因此获得太多的改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大部分人只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则是:
一,因为没有做过深入思考,因此无法“笃信”自己的预测;
二,对,就是要“笃信”才可以,相信都没用,必须是“笃信”。
随着你思考的深入,所谓的“当下”和“未来”的重合将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你想要不活在未来估计都不可能,因为你已经“笃信”自己看到的,是可以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未来。
尊重事实,相信逻辑,能做到这两点已经非常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不要期望一次就能预测对。
实际上只要你预测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发现一个真相,想要预测准确真的很难。
开始的时候,不要怕犯错,每次失败以后,要学会总结经验——哪些数据收集不够完善,哪些逻辑链条推理缜密——这些都是为以后更准确的预测做准备。
“活在未来”这事儿,一辈子做到一次,就很开心了,收获不可想像——可问题在于,一旦开启了这种模式,一旦有一次成功,后面就停不下来了,因为做到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乃至于最终只能在“思维上活在未来”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预测: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有更多的财富。道理很简单,所谓的投资,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活在未来”其实是以后我们经常会重新回顾,再次展开,而后还要反复来过的基础话题,请保持耐心——尤其对“突然之间有很多疑惑”带来的不适感的耐心。
“活在未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根基,因为每一次成功,其实就是对未来的一次预测,预测得越准确,成功的机会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