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新蕾教室第一次生活调查记录
如题目所言,这次调查是在研究要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学校是圆形建筑,从楼梯口出发无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能到达教室,当然,远近是不同的。
这个问题重要吗?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吧,有调查的必要吗?
做这个调查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决定以此为题进行调查前,以及整个调查持续的过程中,这三个问题是我经常听到别人问、也是我自己也反复问自己的。
也许,即使这项调查结束后,我们也依然无法运用某种理论把这三个问题讲清楚,但是,不管是我们还是孩子,总有什么东西是在经历着改变的。
1. 故事的开始
故事源于开学后第三天我和孩子们的一次“意见分歧”。
二楼楼梯口。
琨:“大蕾老师,你怎么往右走啊?我们都是往左走的。”
“因为往右走比较近啊。”我自信满满地对他说。凭经验?凭直觉?说不清,反正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没成想,琨疑惑地看着我,想要说什么却没有张口,疾走回班。
“哎哎哎,大蕾老师说从右边走到咱教室近,你们觉得呢?”
“是吗?我不知道啊。”
“不对,我觉得从左边走近。”
“右边近!”“左边近!”孩子们在教室热论起来,课间不时地争论几句,话题一直没停,还有孩子跑来问我:“老师,到底左边近还是右边近?”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且老师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也许是个不错的“练手”项目。选题是孩子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因此,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
2. 真正的故事
在我宣布了这将是新蕾教室的第一次项目调查主题后,孩子们显得很激动,三不五时地来催促我,老师,咱们快开始吧。
虽然是无数次经过的二楼的楼梯,孩子们还是煞有介事地左看看,右摸摸。
当场,他们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有人说要以步数为单位测量,因为他们以前用过这个办法测量过操场的长度;有人说要用直尺量;还有人说,直接找到设计师问问不就得了。
测量方法的底版已经打下了,我们回到了教室。趁着孩子们上选修课的时间,我和皓钧老师把孩子说的方法简单归类、分析了一下,针对每组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比如第一组,每个人的步子大小不同,如果两人同时向左、向右测量,如何排除步子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问题刚一提出,就有孩子大声地说,老师,这是控制变量的问题。再比如,第二组,直尺那么短,而且,我们的教学楼是圆形,用直尺如何量出圆的周长呢?第三组,就现实情况来说,找到设计师恐怕有点困难,那我们能怎么办呢?
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自然得想办法解决。烧脑的讨论声此起彼伏,真的测量就要开始了。孩子们不断思考、不断提问、不断补充,基础的思维训练正在进行。
3. 测量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几个姑娘一前一后围着走廊一遍又一遍地走着“猫步”,美其名曰“一人测量全程以减少干扰,求取几个人的平均值以减少数据的误差”。
一个男孩执着地拿着一根由3段绳子接成的大绳贴着墙根做标记,孩子还给这个方法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绳量法”。
几个男孩对着一张平面图折来折去,说是找到教学楼的圆点事情就好办了。
一连几个中午,他们都在潜心研究着。方法正在不断改进,我们不评判哪一种方法是好的、是聪明的,孩子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并在自己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着。
测量的结果眼看就要出来了,正当孩子们为结果欣喜时,我们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能让你的调查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如何呈现,这又是一个表达方面的问题了。
4. 制作海报
做海报吧,孩子们跟我想到一块儿了。
那么问题来了,海报要呈现什么?
“要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
“还要呈现我们是怎么做调查的,我拍了照片,能用的上。”
“我们还把别的教室走哪边近也算出来了,也可以写上吧。”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那么,我们用思维导图来做个规划吧。
这里其实存在一个问题,我也在反思,倘若一开始我就把明确、完整的调查目标制订出来,是不是孩子们就能更有计划地安排、设计以及收集素材了呢?
要制作海报,内容很重要,但既是宣传用,就必须得有吸引力。板块规划、用纸、用色、字体大小等等都很有讲究。怕一开始讲这些挫了孩子的热情,就在海报制作的过程中玩起了这样的情景模拟:
作为路人的大蕾老师看到了一张白色的、布满密密麻麻小字的海报和看到一张色彩搭经过搭配的、标题显著的海报时的不同反应。
去五年级教室参观大哥哥大姐姐的海报成品。
在制作过程中与每个小组的孩子讨论、建议。
于是,我们见到了这样的三张海报。
4. 尾声
海报张贴在教室放了一天,孩子们问我,老师,怎么还不贴?
“因为调查还没有完成啊。”
我们召开了最后一次调查会议,请孩子们讨论整个调查过程你觉得最成功和最有待提高的事情。
有人觉得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了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有人觉得下次规划可以做得更细致些,有人觉得这次小组的分工影响了工作效率……
当从他们口中听到“下次”的时候,我的内心颇有一丝小窃喜。
娃们拿着海报,在楼梯口比量来比量去,选择了他们认为的最佳位置来张贴。
我想,这才是这次调查的尾声。
我想,这次调查其实不为了什么,只为了下一次孩子们能有信心、有想法、有能力地去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附录:皓钧老师对平面图小组测量过程的全纪录
1.首先,我们找到李峰老师,向他拷贝了学校的平面布局图。
2.接下来,下载CAD软件,打开这个平面图。布局如下:
3.我们找到二层平面图,并且打印了出来。(打印的过程有点曲折,要放大,要选定范围,还要调整页面比例,耗费了一晚上时间~)
4.由于学校平面图上没有标明各个教室位置,接下来需要确定每个教室位置;
首先确定四年级教室位置,方法:通过标志物确认。孩子们找到了以下标志物:茶水间、美术教室、阳台、楼梯。于是,我们很快找到了四年级教室的位置;接着孩子们通过实地考察法,观察其他教室与四年级教室的相对位置,分别在图上确定了一、二、三、五年级教室以及布艺、纸艺、3D打印、公共读书区的位置。
5.各个教室位置确定好之后,接下来是测量阶段。
明确任务:首先,我们的区域是平面图上的一个圆。从圆上的一个固定点A(楼梯口)出发,到达该圆上的另外一点B(以四年级教室为例说明)。从哪个方向更近?
孩子们首先提出了直观观察的方法,即用一根直尺放在平面图上,使直尺的某一边分别与圆上的A点和B点重合;于是,这个圆被直尺分成了两部分;接下来,用肉眼观察哪一部分的周长更短,从而判断应该左拐右拐。
皓钧老师点评: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不够精确,缺乏理论数据支撑,没有说服力;并且每个教室的判断都要重复观察,不够简单。
在进一步引导下,孩子们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直径推算法:找到该圆经过楼梯口A点的直径,将圆平分成两部分:如果教室位于楼梯口左边(背对楼梯口)的半圆,则向左拐;如果教室位于楼梯口右边的半圆,则向右拐。
接下来,问题变为画一条经过A点的直径,因此需要确定圆心。针对圆心的确定,孩子们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折叠法,将圆对折,再对折,即可确定圆心;二是用圆规,因为当时缺乏工具,这个办法就没用,而且折叠法也是比较科学的找圆心的方法。于是,我们通过折叠法,找到了该圆的圆心O,进而画出了经过楼梯口A点的直径。
6.通过直径推算法,判断结果就显而易见啦。孩子们给出的结论如下:
向左拐:一、二、三、四年级教室、布艺教室、3D打印教室、公共读书区;
向右拐:五年级教室、纸艺教室。
皓钧老师补充:其中,美术教室因为太大啦,孩子们都没考虑。通过直径推算法可知,美术教室的前门即何老师的办公桌,右拐走比较近,而美术教师的后门,左拐比较近;五年级教室的后门,恰好位于直径左右,向左拐或向右拐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