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为什么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少之又少?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在于大多人没有形成可以支持自身持久努力的内在驱动力。
马克斯·韦伯提出关于资本主义现象自己的理论,即有名的韦伯命题。他指出,最初驱动那些资本家不断积累财富的内在动力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新教伦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新教教义明确了现实的成就可以成为死后进入天堂的通行证,着对于那些信徒来说是无比巨大的、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也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驱动下,信教信徒竭尽全力、百折不挠地赚取财富,促进了资产阶级原始资本的积累。这一理论是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的,在欧洲国家信仰新教与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对待现实生活不同的态度,是对这一理论的印证。
外在环境被动的逼迫只能是短暂的,人需要内在驱动力去促动长期行为。“百学须先立志。”“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关于立志的名言警句不胜枚举,充分说明立志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心理学上最有名的应是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理论,从人的五个需要来推动人的行为,即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我认为这五个需要并没有阶段层次的划分,它们应该是并列的,互相融合的关系。生理需要当然是最基本的需要,它能促进每一个人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努力工作。但是并不是一个人只有先解决了生理需要,然后才会有自尊或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种需要应该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也只有同时存在才能真正地成为个人行动的内生动力,若一个人为了生理需要而放弃自尊,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塑造倾向于将人放在社会关系中,从家庭、家族到更大的范围,人是所有社会角色的综合。这样的外部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压力和约束,但同样的,个人对于外部价值取向的认可度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得到外部接纳认可的内在要求,会产生积极的入世的态度和行动,那样的精神力量无比巨大,会让人产生近乎疯狂的正向行动。
我们不应该抱怨结果,而应经常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看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否与所处的环境要求相同。此外,还要有明确的方向,也就是确立你为之努力的事物,那就如同猎豹的目标,是坚定唯一的。有了以上的条件,内心对目标实现的需要会自然产生动机,那动机既是因生理需要也是因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会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会产生一种神奇的魔力,催动你加倍努力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