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麦德斯的感觉还停留在007,那个比邦德还有感觉的大反派,没有想到他还能演这么亲和的老师,非常不适应。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这点非常重要。通过电影的描述,可知整个镇的人口很少,大家相互之间都是认识的,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群体。
电影开始不久,有一幕场景,值得我们思考。一群男人在一起喝酒,男主角出去接了一个女孩子的电话,回到酒桌就被起哄吹瓶了。
这七八个男人,估计半个镇子的男人都在这了。实际上,男主真正交心的朋友就两个,其中一个还是女孩子的爸爸。喝酒喝到一块并不代表什么,真正的友谊从来不需要喝酒来巩固。
如果电影到这里结束,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一个有点帅帅的温柔的男人,在一个快乐的幼儿园工作,下班和邻居喝喝酒,还有漂亮的女朋友投怀送抱。平凡美好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这个喝酒的场景与后来整个镇的人冷漠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被园长怀疑以后,主角的反应视乎太过于冷静了。这是整个电影的转折点,很多观众质疑主角处理这件事太过随便。
毫无疑问,从院长怀疑,到心理专家对女孩问问题,再到后来对所有家长宣布这消息,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再加上主角设定就是温文尔雅,善良不做作,坦荡荡不需要解释的个性,正是这样的可爱,才导致小女孩和那个俄罗斯妹子喜欢他。
但也导致了他在处理这件事上没有办法,他太冷静了,太善良了,
他没有要求小女孩跟他面对面的澄清,因为这是大人的事情,即使是小女孩的错误,也不想伤害到她,他知道孩子只是不知轻重,说了不该说的话,到了结尾他也不恨女孩。作为被怀疑的人,是不应该再去接触被害人了,这是符合常理的。
他没有一开始就和院长据理力争,交代好事情的始末,这个地方值得探讨。那时候男主已经知道女孩子会说谎了,但他没有说出来
当听到男性器官的描述时,院长居然呕了,说明她非常保守,她的保守让她不能正面处理这件事,她甚至不愿意让主角靠近她。再者她先入为主的觉得女孩子不会说谎,还没有辨别就把另一个可能否定了。
当院长要求家长回去问孩子有没有受到类似的伤害时,很多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也受到了伤害。
这些家庭产生了受害者妄想,把原本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并且认为自己受到了对方的伤害。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他人,并且坚信不疑,觉得自己的的确确受到了伤害。
这是何其的可笑,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失败归结为运气不好,环境不好等等。可是自己家的孩子做噩梦,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就归结为对方情节严重的伤害,让男主承当了极大的莫须有的罪名。
先入为主的影响如此大,如果把自己放在电影里,我们也会成为加害男主的一员。
就如同我们收看娱乐头条一样,站在道德的高地去谴责报道里的恶行者。当事人身在漩涡里,被弄得只能拼死抵抗,该明哲保身的绝不多说一句。
评价可以把一个人杀死。
看到主角在超市里,被人殴打,拿着塑料带摇摇晃晃走出来,那一刻,他已经死了。
所谓人的社会,可能就是评价吧。恐怖之处还在于,评价的由来可能是别人谣言,可能是你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可能是别人的误会,可能是你的外表。
甚至在很多以后,受害者已经承认了误会以后,原来的这种负面的评价,依然会像乌云一样笼罩着。
一旦评价已经形成,不是那么容易被抹去的,它会根植在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