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不知道外婆今年在哪过。
01
前几年春节,外婆的小院总是热闹非凡,儿孙满堂。
外婆行动不便,但脑子特别清楚,指挥着俩女儿谁谁要回来了赶紧把饭做上,骂两句生火烧水的外公,看着满地跑的孩子哈哈大笑,常常高兴的顾不上吃饭。
每年春节外婆的固定节目就是掰着手指头数她的大家庭有几口人,今年又添了几口人,儿女们笑着附和她,这个孩子家里住一个月,那个孩子家里住一个月,一年都不够住的。
有年我提前回家,连着几天吃到了手脚不便的外婆亲手包的饺子,闹了一场大乌龙,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那年我穿了件宽大的黑色长款棉袄,外婆误以为我怀孕了,但一向不多嘴的她并没有直接问我,而是经常叫我去她家包饺子给我吃。直到我妈放假回来,问我怀孕几个月了,我一脸懵逼,原来外婆悄悄告诉了我妈她的“大发现”。
02
那时候外婆和外公住在老家,种点小菜,自己做饭。
不冷的时候外婆经常在村口的大石头那里看人家打牌,聊天,每次去看她我们把车停在路口,喊一嗓子,她就推着手推车慢悠悠回家来。
村里人都说外婆晚年有福气,儿女们有常来打扫卫生的,有带去澡堂洗澡的,定期带去医院检查保养身体的,孙辈们回来看她也要塞钱。
外婆年轻时经历了丈夫的抛妻弃子,吃了很多苦,如今总算苦尽甘来了。
曾经我以为外婆的晚年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3
2022年底,外婆和外公感染了病毒,住进了医院。身体一向硬朗的外公肺部有了阴影,大脑四肢也受到影响,外婆也苍老了许多。
那年春节他们是在医院度过的。出院后,他们无法再独自生活在老家。
最好的办法是老两口继续在老家生活,由一个子女在老家专职照顾,其他人出钱。
可是外婆的孩子们有的尚且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孩子生活,有的有时联系不上。外公一场病后无法自理,晚上不睡觉成夜哼哼,把尿不湿拽下不穿,大半夜要吃饭,在生活不方便的老家一个人照顾起来实在不轻松。
04
一个月后,外公外婆去了县城的养老院。
外公脑子不太清楚,去养老院是外婆主动提出的,她对在家照顾的孩子说你还有任务没完成(儿子结婚),在家照顾我们上不了班也没钱,我们去养老院吧。
养老院每个月4500的费用三个子女平摊,老两口住在一间房里,这就算是安顿下来了。
子女们继续各自的忙碌,有的为了该成家的儿子挣彩礼钱房钱,有的为孙辈继续奋斗,有的供养读书的孩子。
养老院里有吃有喝,冬暖夏凉,子女也经常探望,但外婆还是日渐瘦下来了。
05
外婆还是那么的通情达理,她理解每个孩子的难处,主动说出了孩子们说不出口的话。
年轻的时候丈夫为了其他女人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她独自抚养五个孩子长大又给他们成家,受了多少苦咽了多少委屈是我们想不到的。
后来外公突然回来,除了一个铺盖卷儿和一条受了伤的腿,两手空空。据说亲戚们包括有的孩子都劝她接纳外公,我不知道她是怎样说服自己的,总之后来外公又回归了这个家庭。
外婆没有因生活的磨难变得刻薄,反而非常慈爱豁达。如果哪个晚辈打电话要回来,那她这一天就有了盼头,整个人都洋溢着快乐。
平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外婆总说我不饿你们先吃,然后笑呵呵的坐旁边看大家吃,实在禁不住大家拉的时候坐在饭桌前也吃的特别小心。
她只夹自己面前的那盘菜,并低头稍微侧开脸吃,大半天才吃一口,还呵斥外公咳嗽的外公去旁边,我知道她是觉得自己老了邋遢,小辈们爱干净,不愿打扰大家吃饭的兴致。
这样的外婆又怎么忍心子女为难呢!她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倚老卖老,她永远体谅孩子们的难处。
06
养老院的平淡日子没过多久,外公外婆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不过这次,不是开心的回。
外公的肺部因年纪太大无法治疗,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天坏过一天。不到半年就油尽灯枯,回家两天就走了。
办完外公的后事,外婆说宁愿在家饿着也不去养老院了。外婆基本能自理,有人做饭做家务就行。
正好有个亲戚空闲在家,于是子女们掏钱请亲戚照顾外婆。
07
谁知还不到一个月亲戚的父亲住院,无法再来,子女们又坐在一起商量。
我问我妈为什么不在村里找个人做饭做家务呢,我妈说村里都是和外婆差不多大的老人,哪里还有年轻人。
最后子女们决定一人照顾一个月,方式自定。
就这样外婆开始了她“丰富”的晚年生活。她在老家住过,在孩子们城里的家住过,在孩子租的出租屋住过,当然,上班无法请假的子女也把她送到养老院过。
我可以想象外婆在孩子们的家是什么样子,想必她吃的少喝得少,在老家的大嗓门也降了好多个分贝,尽量降低存在感。
一生要强勤劳善良的外婆,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哪怕那是孩子们应尽的义务。
而在养老院有人照顾吃喝,但不自由,心无法栖息的地方,再好也不是家。
08
十年前外婆得过一次重病,住了两个月医院。
那时候她的子女们四五十岁左右,她的孙辈们大多尚未成家生子,都有足够的精力能力来照顾她。
子女们有的专门贴身照顾,有的花钱买好的药,有的找资源把她送到省城医院看,有的给老家装上暖气新电视,大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外婆在家就在。
从县医院到省城医院再转回县医院,外婆知道自己的病情,她说不治了回家,有次妈妈搀着她在医院门口散步,有个算卦的叫住她们说,你这个老太太会好的,你晚年有福气。
外婆真的好了起来,连医生都说是奇迹,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爱的力量。
09
俗话说“养儿防老”,外婆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晚年应当是很幸福的。
但如今85岁的外婆,她的孩子们也都到了花甲之年,身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
上一代的养老,下一代的带孙任务,以及他们自己还没有着落的养老问题。
成年人的爱是向下流动的,外婆的养老问题在子女们的生活中无法排到第一位,他们只能在千头万绪中分出点时间精力让外婆晚年过得好点。
养老院的门口冷冷清清,幼儿园的门口门庭若市,人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10
什么是晚年幸福?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觉得暖和的屋子,丰盛的食物是幸福;有人觉得熟悉的家、儿女绕膝是幸福……
我不知道外婆的定义是什么,但那日渐消瘦的身体和麻木没有笑容的脸以及消失不见的大嗓门已经说明了一切,她不幸福。
所以说养儿防老在如今就是个笑话,是子女们不孝顺吗?恐怕更多的是有心无力。
更讽刺的是长辈们催生的时候还在说着,养儿防老,尽管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如何做到老有所养?我想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健全的养老制度,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前几天我问妈妈外婆今年春节在哪里过,妈妈说大家还没商量,但是老家太冷,不太想让她回去过。
平时再寂寞的村庄过年的时候也会热闹一阵,我希望今年外婆的小院也能重新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