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这个,觉得挺搞笑的,无限的剥离自己又重组。
当你又迷茫又不知所措或者无所事事的时候可以耐心的看看。
1、最致命的一一常常会觉得,自己“真正的生活”还没有开始
经常会幻想着自己还拥有着大把时间,自己还有着有无限的可能性,自己以后肯定会变得特别厉害,总感觉自己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弥补那些现在阶段该去做却不做的事情。
总是在“等”和“幻想”,等着有一天,自己会突然改变,颠覆现在的状态,幻想着自己以后的生活肯定是特别美好和幸福的。
上学时,告诉自己英语明天再背,作业明天再写,下学期一定要好好努力;
工作后,工作计划明天再整理,时间还早月底再搞,下个月争取拿第一;
生活中,明天开始减肥,下周一开始跑步,以后会越来越好;
... ...
但是现实是,成绩变得越来越差,工作变得不上不下,生活一团糟,自己对于自己未来的幻想,被现实撞击的粉碎,一点一点的刷新自己梦想的下限,最后变成了淹没在人流中的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其实我们对于时间主观的感受,是在我们整个人生中不断变化的。未来在当时的我们面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当时会觉得时间是无限的,没问题,如果十一二岁有这样的心理理所当然,这个社会不会要求我们什么,未来还远。
但是可怕的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大不小的人还坚守自己以后有无限可能性的感觉。
哈哈哈,你有没有中招?
2、最傻的一一认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会更珍惜自己,也会对自己好
你在和舍友或者同事的相处过程中,常常是让步最多的那个,你帮别人带饭,帮别人点外卖,帮别人占座位。
(说一句可能会让一些人伤心的话了)
可能你发现了吗,却并没有什么人喜欢你。
你明明是那个总是在默默奉献,默默对大家好的人呀,你几乎很少麻烦别人,别人的请求你也总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满足对方。
但现实这样做的你,在人际关系中。
「非但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自己说的话,也越来越没有分量」
而相反,那些你认为他们很自私,很自我的人,却有很好的朋友,大家也更尊重他们。
所以把别人从你这里获取,设立门槛,别人会更加珍惜你,让自己变得有棱角,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会更加尊重你。
也就是说,某些时刻所谓的自私,不只是会让你自己“舒服”,也会更加有利于你们这段关系的良性发展。
这其实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本性,社会中普通人之间相处的既定规则,你盲目的对别人没有底线的好,并不会收获什么,相反却会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低,你会变得很累,你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轻,和情侣和朋友相处都是如此。
3、最无知的一一总是将努力变成目标,把不间断的自律当做自己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在你眼里,是不是经常觉得那些优秀的人真的好自律呀,于是呢,每当你看到一个优秀的人,自己就会受到刺激,然后就经常给自己间断性的下决心。
心里想着,我以后也要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于是你吃沙拉,锻炼身体,看书,但总是坚持不了两天,在第三天就开始破例吃炸鸡。
于是你觉得为什么别人都能自律呢,我怎么就坚持不了呢,我真的好垃圾啊,我怎么这么颓废,是不是注定失败啊,于是你开始了不间断的自责和焦虑。
停停停,这不怪你啊!杯子不允许你否定自己!
你之所以坚持不了的原因,是因为你从一开始的源头,就被某些自律的鸡汤,和优秀的人表面的自律假象蒙蔽了。
「在你努力的过程中,你总是把努力和自律,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只要有一天没有自律,你就会变的非常焦虑」
同时,这样的紧绷,也会让你变的非常累,并且非常焦虑。
记住,努力和自律只是把自己送向成功的手段而已,不要把今天有没有努力和自律,当做自己的目标。
4、最要命的一一总是会陷入被动接受信息的惯性思维,从而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
因为懒惰的惯性,会经常找捷径,赖得思考,来获取信息,但是这样做,自己的会变得越来越笨,脑子会沉睡,自己也会更加依赖别人。
总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人会变得,畏畏缩缩,生怕出错,他们不想成为错误的制造者,但是同时自己也成为了被别人的思维操纵的机器,自己所有的思考和行为都被某种依赖逻辑限定在了别人写好的程序中。引自:任白《反惯性思维》
其实我们身边很多底层的劳动者都是这样,老板安排工作下去,自己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问老板,这个该怎么做呀,这样做对不对?
可老板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并完成工作的员工,而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指令,像是一个被操纵的机器。
而在职场中,长久的被动思维后果就是,会将自己变成一个永远只能在底层干杂活的员工。
改变被动接受信息的惯性,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1)首先你要把沉睡在被窝里的自己拽醒,找回自己的意识。
2)用自己的脑子引领自己要看的内容,而不是碎片化的内容引领脑子。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