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18年的那些备受好评的国产电影,可能就会发现,这些电影中,大多都使用一定的方言。
《我不是药神》,对话捎带口音,但是并不重。
《宝贝儿》,南京话。
《江湖儿女》,山西话。
《无名之辈》,起初会认为是四川话,但其实是西南官话。
《狗十三》,西安话。
《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凯里讲故事,贵州凯里话。
从前对以方言为对话形式的电影没有什么概念,可能是18年方言听多了吧,所以也就引起了些注意。
从这些电影的叙事上不难看出,都是些生活中的片断,就算是像《无名之辈》这样的带有一些犯罪元素的电影,也是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很紧密的。
也正因此,以方言为对话形式,能让观众和叙事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观众听方言,就算不是自己家乡的,也会产生一定的亲切感,毕竟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人们在生活中常用与交流的工具,会为电影增加很强的代入感。
以方言为对话形式,除了在特定的片断增加喜剧效果,还可以加强电影中人物情感的表达。有一些话,只有用方言说出来,才更有味道,这样一来,如果在电影的某个高潮部分加以方言修饰,便一定会使其想表达的情感更直接切贴切地展露在观众面前。
方言作为特定地区的语言,本质上就带有一定的当地文化特色。根据以上这些电影可以看出,发生在不同地方的事都是使用了当地的方言,而且让观众听起来也并不别扭。就拿《末代皇帝》来讲,虽然是意大利人拍的,但是如果看中文版,可以听出不管是皇宫里还是京城内,大臣和百姓说话都带有一股北京味,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得将观众带入到电影场景之中。
方言电影的增多将成为中国电影的趋势,这种趋势之下必然会推动导演将叙事更加平民化,所以中国电影的题材也会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转变,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往往可以反映出更加现实的情感。
从普通话转向方言,其实可以看作是导演们向着拒绝小鲜肉的道路迈进,当“脸”不再那么重要的时候,电影的重心才可以很好得端正到剧情和内涵之中。
其实看这几部电影,基本都是高评分,说明观众们也愿意买账,其对电影好坏的评判也不再只是电影的人物、特效或者“爽不爽”,而更在于电影中各元素之间的运用和协调。
中国的电影质量在近几年一直是突飞猛进地增长中,在回春之时,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观众,希望都可以以更高的标准来完成一部电影的制作与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