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旦你确定 了新习惯的内容,先把它们列入你的计划, 然后开始行动。
2.表达感恩:每天记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
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从一顿美食到与一个好友的畅谈,从日常工作任务到一个有意息的想法,你都可以写下来。
如果每天都做的话,你可能会重复地列出一些事情,这很好:重点是,在重复之余. 为了让你的情感体验保持新鲜,请在每-次把它们写下来的同时,去想象当时的体验和感受.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会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
解读人生四种汉堡模型
第一,忙碌奔波型
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拥有这种错觉时,就不由自主地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等同于幸福。
这种幸福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然而,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第二,享乐主义型
“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
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却从不认真地考虑后果。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
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
第三,虚无主义型
“虚无主 义型”的人是指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
第四,感悟幸福型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
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