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素读相遇,是在华师蝴蝶亭。在那里,有一群学子日日清晨勤读经典,以朗朗读书声致敬圣贤、滋养心灵。在那里,偶尔加入晨读队伍的我有幸与素读相遇。
这一次,陈琴"经典素读"培训会在浙江台州举行,我怀着仰慕之心毅然前来求学,以期再次捧读圣贤书,弥补心中"读书太少"的痛。
前来培训的有老师、家长、学生,以及其他国学爱好者。而我,我笑称自己是"没有学生的老师",其实更是一个读书太少的学生。陈琴先生说:"错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已是目前绝大多数人终生的痛","这种痛,在教师身上尤为惨烈"。回顾我的成长过程,在小学初中阶段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读物,直到高中以后才陆续开始读些"闲书"。至于国学经典,读的更是少之又少。诚然,我也是心中有痛的人。
当我了解到在"部编版"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相关篇目大量增加时,内心可谓诚惶诚恐。据统计,小学阶段,"部编版"新教材共选入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人教版增加55篇。若再不"挑灯补读未完书",以后心中的痛真的会很惨烈。
此次培训,历时七天,以讲座、汇报、展示课、晨读午读等形式展开。陈琴先生以两场古诗文讲座讲吟诵、歌诀乐读法,以四次课讲《逍遥游》《大鹏赋》。陈师弟子先后登台,讲四书,讲《诗经》《千字文》,讲《世说新语》《幼学琼林》《阿房宫赋》等等;讲古诗文中的桃花、宋词中的愁,讲开展国学经典教学的探索,以及实践中的困惑与坚定。
七天来,我们听课、读书,以吟诵接近古人,以歌诀享受读书之乐,感叹于陈师的博学与大爱,感恩于陈师弟子的辛勤与无私。大师的魅力既在于博古通今,又在于仁慈而爱人。这七天,陈师全程在场,或教我们理论知识,或领我们深情吟诵,或带我们歌诀乐读。情动处往往"嗟叹之"、"咏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
听陈师讲《逍遥游》,方对老庄哲学起了兴趣,乃知逍遥者非"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鸟,亦非"御风而行"的列子,而是无已的至人、无功的神人和无名的圣人。也即只有忘却物我,才是真正逍遥。正所谓看似无为,实则有为,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情。为人师者,似乎也非常需要老庄积极遁世的思想。师者,应顺应自然,忘却物我,以无为求有为。
老庄哲学非一朝一夕能悟懂,如今我只是似懂非懂。但此行已使我深感经典素读的魅力。若非参与其中,实难体会。上至白发老者,下至三岁娃儿,六七百人共读经典,感受汉语的韵律美、意境美。同行伙伴笑说"经典素读极具魔性"。的确,从未有任何一个培训,能让我们如此沉迷,以至课后相约咖啡店,旁若无人地诵读经典,唯觉越学越无知。时至今日,我们才发觉捧读圣贤书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语言苍白,不足表吾之心,唯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记2017年陈琴"经典素读课程"暑期培训会(7月21日—7月27日 浙江•台州)